發表文章

我的部落格兩歲了



2015年4月23日
今天是我成立部落格滿兩年的日子,而今天竟然是世界閱讀日!兩年前,我並非刻意選在4月23日開始我部落格的旅程,這是一個多麼美麗的巧合啊!!!

我在想要做什麼才能慶祝這有著雙重意義的日子呢?於是我又鼓起勇氣去投稿,本來經過一連串的失敗,已經不想再過那種期待,然後等待,然後失望的日子,怕被拒絕太多次,會自信全無,更慘的是怕再也不想寫了。但今天很特別,特別到,我想做一些不一樣的事,然後終於這一次,我開心的轉圏圏了!!!
鏘鏘: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7922/859295-書評/包法利夫人-福婁拜

雖然這個部落格是做為一個紀錄,是做為一種掙扎的手段,一個沒有人認識我的地方,一個儲存我記憶的地方,但我還是很開心可以把被接受這件事,送給它當成禮物。  

謝謝,現在的我感受著小小的幸福:)
...

卡拉馬助夫兄弟們-杜斯妥也夫斯基


出版社:立村文化,作者: 杜斯妥也夫斯基,譯者:王幼慈,出版日期:2014/09/10

杜斯妥也夫斯基的<<卡拉馬助夫兄弟們>>是一本哲學式的小說,藉由刻畫卡拉馬助夫一家人,來探討宗教信仰,自由意識,和道德等議題。到底神存不存在,有沒有靈魂不朽或永生,我該選擇相信什麼,在讀小說的過程我不斷地想著這些問題,希望讀完之後杜斯妥也夫斯基會給我一個答案。

在小說裡老卡拉馬助夫死了,誰才是殺父的兇手?是生性衝動好享樂的大兒子密特亞,無神主義的知識份子老二伊凡,還是虔誠善良的修道士老三阿雷西,亦或是私生子斯莫狄亞科夫呢?表面上杜斯妥也夫斯基帶領著讀者尋找真兇,實際上,他是要我們思考人的問題,思考神的問題,思考罪惡和救贖的問題,以下我試著就自己理解的程度來談談這些問題。

「信或者不信?」這絕對是本書中一個最大的難題。信不信上帝的存在,信不信來生或靈魂不滅?伊凡在書裡提出的論點,也是我內心很糾結的點,那就是「無辜的人為什麼會受苦,尤其是孩子?」當純潔無瑕的嬰兒被殘忍的殺死,當被虐待的孩子哭著祈求上帝幫助的時候,上帝為什麼沒有回應?伊凡說他不能理解,也不能接受上帝創造的世界- 一個無辜的孩子必須受苦的世界。他無法原諒也不可能像上帝說的去愛這些殺害小孩的人,只因為這是獲得真理的代價,那他寧願不要成為和諧的一部分,他要保留未報之仇的痛苦和未獲平息的憤怒。(p341)

伊凡心中對上帝有所懷疑,他用邏輯去分析思考,他太過聰明,他的理智告訴他,「神不存在」,但他又是如此的愛生命愛人類,無法捨棄這一切,所以他痛苦掙扎,找不到讓自己內心平靜的方法。他有點像「宗教大法官」裡的大法官,希望神會說點什麼來回應他,拯救他迷失的靈魂,但衪卻什麼都不說,只是在大法官的唇上輕輕一吻,這更加深了伊凡(大法官)的痛苦啊!!!但杜斯妥也夫斯基是相信的,因為他告訴我們,「相信」是比較幸福,比較快樂的,看看伊凡的下場就知道了,伊凡最後崩潰了,神智不清,陷入混亂的狀態,這就是象徵了離開神的結果。但要怎麼信?杜斯妥也夫斯基說:透過在人世中的苦難與折磨。像是密特亞無時無刻在善惡之間拉扯,罪惡感對他造成了極大的痛苦,或是卡特莉娜在愛與恨的糾纏之間受盡煎熬。透過這些痛苦,人才可以真正的面對自己,認識自己然後達到救贖。就如佐西瑪長老所想表達的,唯有真實的面對自己,不要對自己說謊,才有可能去愛人,去愛神。(p72)

杜斯妥也夫斯基當然有他自己的中心思想,但我必須說當我讀到「宗教大法官」這首詩的結局,我還是有點生氣,對,就是「生氣」這種情緒!為什麼衪一句話都不說,哪怕只有一個字,或許都能讓伊凡不再迷惘。我知道衪並不想用「奇蹟」,或衪的「神力」讓我們去相信衪,畢竟衪是神要讓我們相信衪輕而易舉不是嗎,但衪卻給了我們自由意識去選擇「信或不信」,這就要講到本書的第二個主題,關於自由意識的沈重。

這個主題在「宗教大法官」裡面有很清楚的談論,我想重點大概就是,因為神愛世人,所以衪給了世人自由,讓他們自行決定善惡,而不用麵包,不用奇蹟,不用權力來收買他們,因為這不是真正的信仰。但人性是脆弱的,吃不飽,穿不䁔,飽受身心壓迫的人們,真的能選擇正確的路,做對的決擇嗎?人真的可能因為有自由意識而獲致幸福嗎?還是像大法官說的,人不可能提高到神的境界,人會說奴役我們吧,只要餵飽我們,只要安撫我們的良心,使我們獲得平靜,因為神給的自由超出我們所能承受的極限,就是神給人類自由,才讓無辜的孩子被殺,這樣的自由太過沈重了。如果人沒有自由意識,一切由神決定,世界是不是就可以變的完善美好了?唉,我真的不知道?當然不是說我喜歡變成上帝手中的傀儡,但「人性」有時真的令我感到害怕,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了嗎?只有All or nothing 的選擇嗎?我多希望每一個人在要作惡的當下,都能像密特亞一樣感覺到上帝在監視他,而離開歧途。

最後要講的是道德這個主題,也必須和罪與罰(我可能要讀完<<罪與罰>>才能說的更清楚 XD) 和正義一起來討論。首先,如果就如同伊凡所說的,對於不相信上帝或永生的人而言,再也沒有什麼是不道德的,所以利己主義、乃至於犯罪行為都應該被允許,也就是所謂的「事無不可」。(p103) 但即使沒有道德的束縛,也不代表不會有法律的懲罰,但杜斯妥也夫斯基認為真正的懲罰並不是法律上的,而是自己的良心,沒有仼何人可以審判他人,因為每個人都有罪,都要為他人的罪負責,法律上的處罰只會帶來更多的罪,只有基督的法律,讓人發現自己的良心,才能讓罪犯洗心革面,重新做人。(p97) 我想這才是作者認為的真正的「正義」,而不是把犯人驅逐出社會,那只會使他們墮落。但這樣的想法很多人不會接受(「咱們鄉下人不買帳」XD),所以密特亞還是被判刑了。而最反對,每個人都要為他人的罪負責的伊凡也崩潰了,因為就是他的「事無不可」理論,老卡拉馬助夫才會被斯莫狄亞科夫殺,而他也悲哀的領悟到自己要為斯莫狄亞科夫的罪負責,也就是每個人都要為其他人的罪負責。

看完「卡拉馬助夫兄弟們」我對伊凡真的十分同情,他過的太辛苦了,因為他太掙扎,不肯對自己的感性服輸。雖然我不懂也還不能體會,杜思妥也夫斯基的哲學和信仰觀念(我是鄉下人嘛!)但我卻明白一件事,那就是信仰本來就不是可以用理智或邏輯來看待的,要談理智去找科學才對,幹嘛去找宗教。信仰是在生活遇到痛苦或困難或有難解之謎的時候,尋求心靈上的安慰和平靜的,不然當我擔心害怕的時候可以對誰祈求?還可以在哪裡看到希望?我沒有伊凡那麼勇敢和堅強可以不相信神而活下去,事實上他也快活不下去了!我想我是個卑鄙的投機份子,即使心中藏有懷疑,還是帶著它投入神的懷抱,希望神可以原諒我的不虔誠,並且還願意收留我和照顧我。

...

無謂的盛宴-米蘭•昆德拉



出版社:皇冠,作者:米蘭.昆德拉,譯者:尉遲秀,出版日期:2015/03/30

<<無謂的盛宴>>這本昆德拉暌違十一年的小說作品,讀一下封面上的引文,就認得出那是昆德拉,而書中也看得見他所鐘愛的那些主題。他似乎不再費勁的想要變的偉大,沒有太用力,是一本讓我感到舒服的作品。

對於米蘭•昆德拉,我只有崇拜,從不試著從他的作品裡妄加理解什麼,只能有很深的感觸和認同。我也沒有能力去闡述昆德拉的作品,好在他自己全說了,我只要聽,並努力去找出他不斷不斷想告訴我的主題是什麼,譬如說,邊界、手勢、笑、和這本小說<<無謂的盛宴>>所提到的無意義。這些重要的詞彙,昆德拉怕人誤解,甚至還編譯了詞典。身為讀者的我,只要放心的把自己交給他,全然的接受並且讚嘆就對了。所以每次讀他的書,我都劃了滿滿的重點,恨不得全背起來,啊,我是昆德拉的信徒吧!雖然沒有分析,但感受還是有的,所以在引文旁小小的寫了一些。

...

簡愛-夏洛蒂•博朗特


出版社:遠流,作者:夏洛蒂‧博朗特著,譯者:李文綺譯,出版日期:2004/05/01

已經好久沒有如此純粹為了娛樂而讀一本小說了,會這麼說,絕不是認為<<簡愛>>沒有它文學上的價值,而是想表達一個作品要達到文學深度,同時又要保有它的娛樂性那有多困難。我必須說有些經典真的是必須端端正正的坐在書桌前,邊畫重點,邊寫注釋,才不至於走神啊!

夏洛蒂•博朗特的<<簡愛>>是十九世紀英國文學的名著,它被形容是一本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現實主義小說。簡單來說<<簡愛>>講的是一個孤女尋求愛和歸屬的故事,一個女英雄的故事。簡愛並沒有因為自己不起眼的出身,卑微的社會地位,和平凡的外表就對人低聲下氣,唯唯諾諾,相反的,她敢於反抗壓迫,爭取自己的權力和尊嚴,不受屈辱,不向命運妥協,她要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。

...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