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《當呼吸化為空氣》-保羅·卡拉尼提



《當呼吸化為空氣》是神經外科醫師保羅·卡拉尼提在離世前寫下的作品,在書𥚃他回憶自己的童年、求學過程、在當醫師時的經歷,最重要的是對於生命和死亡的探索。作者在即將完成住院醫生訓練時,發現自己已經是肺癌末期,當時他才三十六歲,生命正要達到頂峰,然而一切驟變,他被迫將人生改道,重新思考如何保握剩下的時間。保羅之所以從醫,有很大一部份是因為想近距離凝視死亡,「直接跳下去,進入事情的核心,進入生與死的決定與奮鬥之中」,他認為或許能在其中找到一種超越的存在。因此這本書雖然悲傷卻不煽情,我們能在𥚃頭讀到的是作者和死亡面對面時的勇敢和自持,以及他的智慧結晶。


保羅最讓我佩服的是他在罹癌後,依舊選擇回到醫院繼續他的工作,他忍著疼痛幫病人開刀,這也是因為保羅的主治醫師說他可以回去開刀,他的主治醫師認為沒有必要讓癌症抹消一切,包括你的身份認同還有你所在乎的事物。癌症或許會奪走生命,但其他同樣重要的事,我們必須想辦法保留,這也是保羅一直在思考的「是什麼使生命具有足夠的意義應該繼續活下去?」當我們的身體在面對癌症或任何疾病的摧殘時,是什麼事情能讓我們堅持下去,讓「活甚於死」?對保羅來說是他當醫生的職志,還有他親愛的家人。死亡是悲劇,但我們的人生卻不用因為死亡將至而變得悲慘或失去意義。


保羅的人生規劃因為突如其來的癌細胞,而必須改變,他沒有「失控的正面思考」,他形容癌症像顆燃燒彈,夷平前方的道路,他得繞道而行。「什麼才是最重要的?」這個問題不只是像保羅這樣生病的人應該思考,我們都應該思考,死亡是每一個人的宿命,我們不能假裝手上有無限的時間可以揮霍。身體狀況極差的保羅,並沒有被動地躺在病床上等待死亡降臨,他沒有放棄自己的生活,他依舊是個醫生,甚至還當了爸爸,他說:「即使心中了然我終將一死,沒死以前我還是活著的。」


「生物體的決定性特徵是它的奮鬥。」保羅和他的太太露西認為生命的意義不是逃避受苦,所以即使有了孩子之後會讓離別變得更加痛苦,但他們還是選擇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,感受生命的喜悅,而非沈溺在死亡的痛苦之中。雖然保羅無法陪伴他的女兒長大,但他珍惜他們所共享的每一個時刻,這使他在最後的日子裡感到無比的幸福和滿足。


在死亡中尋找生命的真意,

則將發現昔日的鼻息如今是空氣。

新的名字未知,舊的名字已逝:

即使時間終結人體,靈魂依然未去。

        讀者!要把握時間,趁你此生,

        踏向屬於自己的永恆。

— < Caelica 83 >,格雷維爾

...

再見2022,哈囉2023


最近我常常發呆,可能是因為天氣冷,人變得不怎麼愛動,也可能是因為沒有什麼急著必須馬上完成的事,所以三不五時就發起了呆。在年末將近的時候,這種緩慢悠閒的氣氛對我來說倒是很新鮮,以往還在工作時,這段時間通常都會很忙,手頭上似乎一直有做不完的事,但離職之後,就能悠悠哉哉地渡過這一年的最後一、兩個星期,可以好好回顧今年並且展望明年。


今年最不一樣的事,應該還是和自己做了將近十五年的工作離別吧,每一年都有想走的念頭,可能是因為被學生和家長氣,也可能是覺得沒有成就感,總覺得一份工作做了那麼久,自己好像已經停滯不再成長了。一年又一年做著同樣的事,雖然教的可能是不同的學生,但面對的困境卻總是相同的,讓我感到好像老是在迴圈𥚃轉不出去,再加上我的工作似乎也不一定非由我來做不可,這種可被取代的便利性,令我懷疑起自己的價值。有什麼地方是非我不可的呢?那個專屬於我的位置在哪裡?我想要花時間去尋找看看,我希望能成為一個對這個社會有貢獻的人,更重要的是我想要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。


從新開始,是一條很不容易的路,到底該做些什麼,怎樣才不算浪費這段時間,新的目標和方向到底該放在哪裡?我不斷地再思考著,也做了大大小小的嘗試,有些行動感覺好像就是白忙一場,另外一些則是短期內看不到成果的,這一切都令我感到焦慮,尤其我和老公又想存錢買房子,現階段沒有收入的我,不禁也會懷疑自己離職的決定是否正確,甚至也想著要走回頭路,直到朋友的一句,「你這樣做會開心嗎?」使我暫緩急於投入下一個工作的念頭。


我太習慣把自己的行程排得滿滿的,像現在這樣的情況反而讓我有點不知所措,明明應該好好享受一下這段空檔,卻迫不及待想把它填滿,等到真正開始忙碌了,又後悔沒有好好放鬆休息,真的是非常矛盾。我想我必須得學會不要用「完成了什麼」來定義自己,而是讓自己安住在這段寧靜裡,接受現況,而不是老是試著要去做這做那,讓自己看起來好像很有生產力,「什麼都不做」也是可以的。


在新的一年要開始的時候總覺得還要好久才會結束這一年,但真的到了年底的時候,又會覺得時間都到哪去了?希望它們是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流逝,希望我有充分品嚐了生活的滋味,而不是在憂心未來的愁思中忽略掉了現在。我如今已經懂得不會隨便許下心願,因為願望不會憑空實現,全部都是取捨,甚至是先有失去才會獲得,因為若是沒有在生命中騰出空間,新的事物便無法進駐,在這過程中考驗的是耐心和做出改變的勇氣。明年開始,我想多相信自己一點,不要輕易地告訴自己做不到,至少在嘗試以前不要先說不喜歡,在2022年的時候,我對一些本來會說「No」的事,說了「Yes」,結果意外的有趣,所以我想試著再這樣做看看,我想應該可以發現從沒看過的人生風景。


最後祝大家2023年都能健康快樂😀




...

《關於人生,我確實知道》-歐普拉


歐普拉在《關於人生,我確實知道》,透過八個主題:喜悅、韌性、連結、感恩、潛能、敬畏、洞悉和力量,分享她的生命智慧。去享受生命,體驗它所帶來的喜悅;困境和阻礙會指引新方向,每一段經歷都能讓我們學習;愛的流動從自身開始,打開心和他人產生連結;對出現在生命的的人事物抱著感恩的心,散播善意,也吸引更多的善意;綻放光采,發揮潛能,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;敞開心胸,擁抱靈性;照顧自己,愛自己;身心靈合一能產生最大的影響力。


歐普拉曾經陷入在悲慘的關係裡,她的出生是個意外,她曾被侵犯,但她沒有讓發生在她身上的困境阻擋她活出壯闊的人生。她的經歷是她的老師,她把困難當成是轉機,她說:「任何事都可能是奇蹟、祝福、機會,只要你選擇如此看待所有遭遇。」她留心自己做的決擇,為的是能活出真實的自己,展現潛能。雖然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會經歷不少失敗,但所謂的勇氣便是不論跌倒多少次,都能重新站起來,只要全力以赴,我們就不會批評自己,也不會產生羞愧感以及罪惡感。「若是你想要得到世上最好的一切,就先將最好的你奉獻給世界。」


她從過去的不幸關係中學到,如果不愛自己,不懂自己的價值,別人也不會愛或珍惜自己,她不再勉強或委屈自己,只為了去符合他人的期待。她強調:「在真心相愛的關係裡,你應該可以展現全部真實的你。」和他人相處以及建立連結時,要懂得聆聽,讓對方感受到我們在乎,也要心懷感恩,感謝他人的付出和貢獻。


歐普拉相信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,我們做了些什麼,最終都會回歸到自己身上,善能吸引更多的善,所以她會試著善待自己,善待每一個和她相遇的人,並確保自己把生命用在善意上。注意和身邊的人互動的方式,以及留心所給予這世界的一切,因為「你給出什麼,就會回收什麼。」

...

那些改天再做的事之五:好好休息



「很忙」、「沒時間」、「很趕」,這些許多人常掛在嘴邊的話,或許是大部分人的生活寫照,工作、家庭兩邊奔波勞碌,現在,連一個國小生都過著「很忙、沒時間、很趕的」生活。以前中風被認為是老年人會得到的疾病,但現在「年輕型腦中風」卻不再罕見,因為飲食、壓力以及生活型態的改變,一些人在年紀輕輕時,身體就出了狀況,體力差、容易疲倦,免疫力失衡,自律神經失調,身體一堆大大小小的疼痛和毛病。儘管如此我們依舊選擇忽略身體傳來的警訊,從不肯正視問題,好好休息,直到有一天身體再也承受不了,自動關機,強迫我們停下來為止。


拜科技所賜,我們可以一直過著「有生產力和效率」的生活,上班和下班的分別就是身旁的人從同事換成了家人,但旁邊是誰從來也不是我們會留心注意的事,重點是能不能在deadline 以前把專案完成,把一封e-mail 寄出,或者是回覆一則訊息。如果我們以過這樣的日子感到滿足和喜悅,那或許不眠不休的努力是值得的,可是偏偏我們三不五時覺得焦躁不安,心懷不滿,老是懷疑人生的意義,然後我們做什麼呢?我們用各式各樣的娛樂和物質來讓自己不要去思考這個問題,我們說:「不、不、不,我可不想深入探究自己的情緒或什麼的,這種事太不實際了。」


什麼才是實際的呢?房子、車子、金錢、名利和權勢?我也非常想擁有它們,但問題是我並不想用我的身心健康來換,給我再多錢,我都不願意得腦中風或憂鬱症,有錢也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享受,這才是真的實際!關注自己的身心狀況,該休息的時候,不硬撐,我們挺身體,身體才會挺我們。休息不代表懶散或是浪費時間,相反地,為了能朝重要的目標繼續前進,好好休息,不累積疲勞和壓力,才能讓我們的頭腦清晰,身體再次充滿活力。如果該休息的時候不休息,不只身體會抗議,連心情也會跟著鬱悶不滿,這是因為把該放鬆、該遊玩的時間都拿來工作了。以前在教課的時候,我有好幾次在該休息時還在準備敎材,滿腦子想的都是工作的事,本來覺得拼一下就過了,結果到了星期一要上班時,就出現各種煩躁和抗拒,更不用說有時候偏頭痛還會發作。如果大家的星期一症候群狀況特別嚴重,或許是因為在假日的時候沒有好好休息。


這裡要注意的是,所謂「好好休息」,不是一整天什麼事都不做,或是一整天跟沙發和床為伍,如果大家平常從事的是勞力密集的工作,或許可以另當別論,但現在一般人都是坐在電腦前一整天,做的是知識型工作,那麼為了能讓腦袋放空休息,我們應該要適度的運動,離開螢幕,走到戶外。接近大自然,呼吸新鮮空氣,可以讓人恢復體力和精神。我試過在放假的時候,一直追劇,在追的時候都不覺得累,一放下平板之後,眼睛又酸,頭又漲,整個人好像被掏空一樣,完全沒有休息到的感覺。


卡特里娜翁斯塔在《週末的快樂效應》裡,告訴我們應該要下定決心採取行動捍衛週末,否則我們無法從每天疲憊的工作中恢復活力,更有甚者,我們會失去許多珍貴的體驗,諸如,與人產生深刻的連結、創造力、沈思內省的時間,那些跟人性有關,讓人之所以為人的事物。想要好好休息,有時候必須在事前花點時間,做些規劃,有了想法之後,就不會只做一些「被動」的娛樂,像是滑手機或追劇,做這些事通常無法讓人好好休息。


我們的時間和精力都是固定的,能改變的只有優先順序,在繁忙的生活中,如果我們不刻意空出時間善待自己,好好休息,那通常我們就不會休息了,直到身心開始抗議,疾病和疼痛纏身,到那時,即便好好休息可能幫助也不大。我們不應該把「我很忙」當成榮譽勳章,而應該把「我很健康快樂」當成勲章才是!我們從來不需要理由,更不需要誰的允許才能休息,好好休息,照顧自己的身心,是我們的權利。下次當我們又想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時,可以想想歐普拉說的這句話:「你不能假裝,不論你怎麼對待,你的身體都能永遠正常運作。」



...

《當生命陷落時》-佩瑪·丘卓


《當生命陷落時》的作者佩瑪·丘卓從佛法的角度來分享如何與逆境共處的智慧,她教導我們要活在當下,安住在此時此刻,接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遭遇,不藉著各種事物來逃避,不重複舊有的應對模式和習慣,培養對自己和他人的慈悲心,放下以自我為中心,試圖掌控的執念,要致力活得清醒,去欣賞和觀察,並且敞開心胸。


人本來就是孤獨且無依無恃的,想要獲得拯救,以為未來會比較美好的想法,反而讓我們忽略了當下,作者說:「解脫如果是可能的,那一定是在當下,不在未來。」我們所感知到的一切是自己的投射,現實是我們自己創造的,所以才會說痛苦是自找的。憤怒、恐懼、憂愁、悲傷、慾望,我們被這些情緒捆綁而感到痛苦,我們試圖驅趕它們,卻一點用處都沒有,然而我們真正該做的是安住在這些情緒之中,接受它們,任由它來去生滅,不再想著終止痛苦和煩惱,反而因此能夠創造出輕鬆的心境。老是想要尋求其它更好看的風景、更好吃的食物、更好玩的遊戲,「使我們不了解生活就是神聖的道場,我們可以在其中自豪地昂首挺立。」


「永久的安全根本不可能存在,誰說我們可以只有快樂而沒有痛苦?」福禍相倚,事物聚合之後必定分離,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,這是自然定律,強行扭轉,反而讓自己受苦。一件事情對我們是好是壞,不放長遠來看,是不會知道的,一覺得有點不舒適就想逃,或許會錯失寶貴的事物。作者認為逆境、苦難和煩惱既是考驗也是治療,除非我們學會必須學到的功課,否則它們會一再地出現,直到我們認清自己在哪偏離了實相,直到我們完全體驗自己的遭遇為止。我們總想保護自己免於痛苦,但這樣做反而讓自己更害怕,更脆弱,更加動彈不得,「不對抗,以毒為藥,把所有生起的現象都視為智慧的示現—— 這就是三種處理混亂的實際方法。」


最後,請學會如何和自己相處,許多問題都是因為沒辦法和自己相處而生的,對自己仁慈,尊重自己,永遠不要放棄自己。看輕自己,老是自責,總覺得自己有問題,沒有價值,這種想法讓我們痛苦不已,所以作者才會說要培養對自己的慈悲心,不評斷,溫柔對待自己,才能溫柔對待別人,「你一旦能和自己親密相處,你的狀況就會跟著順利起來。」

...

就讓它去吧






「你壞掉了」在我的身體狀況恢復正常後,老公這樣跟我說,他的形容讓我心驚,但卻沒說錯,上星期四半夜被救護車送到急診室的我,任誰看起來都會是「壞掉」的樣子,全身克制不住的抖動,呼吸急促,頭暈到無法站立,只能攤軟在地,還把胃裡的食物全都吐了出來,這次的嘔吐感持續了十個小時,直到護理師打了兩支止吐針到我的手臂裡,才終於停了下來。


如果有所謂的旅遊運這回事的話,我大概老是抽到下籤,明明上星期四是為了渡假去高雄玩,結果才坐了五分鐘的船到旗津,就因為動暈症被困在飯店哪也去不了。本以為吃完藥就會舒緩嘔吐感,想不到一點幫助都沒有,平常用的方法全都試過一輪,想吐的感覺還是止不住,讓我痛苦到在地上翻來翻去。每隔幾分鐘,就從胃部升起一股向外衝的壓迫,這股力量產生了一道電流通過我的全身,使我忍不住顫抖,我坐也不是,躺也不是,不管採取什麼姿勢都不舒服,從下午三點一直到晚上快十二點,我終於舉手投降,讓老公打電話請飯店人員叫救護車。當醫護人員試圖把我固定在輪椅上的時候,我因為暈眩倒地,還吐在走廊上,難受到禁不起半點移動,一夥人好不容易才將我抬上擔架,送到醫院。


我已經不想去回想有多少次預定好的旅程,因為自己的身體狀況而被迫取消或改變。在渡蜜月的前一晚我和老公出門採買相機腳架,結果和計程車相撞,本來應該在北海道玩的我,卻進了手術房,之後為了補渡蜜月再次出發北海道,人都已經上了飛機,卻因為偏頭痛發作和感冒而被導遊勸退。另外還有在英國公廁滑倒,腳扭傷,連走路都有問題而在旅館休息了兩天,還有其它那些在旅途中不期而至的生理期,所帶來的腹痛腹瀉,把遊玩的體力全都耗盡。不管我帶再多的藥,做再多的計劃,很多事情就是不如預期,這感覺就好像,我好不容易仔仔細細地把一塊又一塊的積木堆疊起來,卻不知道哪來的一隻看不見的手,把它們全都推倒,而我只能儍在一旁不知所措。


如果我是一個隨興所至,隨遇而安的人也就罷了,但偏偏我是一個喜歡把事情計劃地好好,若是事情不在掌握之中就會感到不安的人,尤其是在旅行的時候,把未知的事物降到最低,做好完善的準備,才能讓我敢於踏出舒適圈。所以可想而知,每次當上述的類似狀況發生時,會多讓我覺得失望和遺憾,常常都是身體已經不舒服了,心裡卻更難過,我尤其覺得對不起老公,明明是開開心心要出去玩的,搞到最後都是在照顧我。我一直在想,透過這一次又一次的事件,到底我應該要學會什麼,而如果我一直學不會,同樣的事情是否會一再發生?


當我躺在自己從嘴裡吐出的食物裡,頭髮、臉和衣服都沾染了嘔吐物,連拿起衛生紙把自己弄乾淨都沒辦法,當我從急診室回到了飯店,雖然全身都是嘔吐味,但我連洗澡的力氣都沒有,只能就這樣倒在床上,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極大的挫敗。睡前洗澡,乾乾淨淨地入眠,是我的堅持,不管頭痛、腹痛、手開刀,我都要洗澡,不過那一天我就這麼帶著那股臭味,躺進了被窩裡。啊,這時候,我就只能接受混亂失序,只能放棄控制的想法。如果我連自己的身體狀況都控制不了,那麼其它的事情,我還能如何掌握?如果說在那堆嘔吐物中我真的學到了什麼,那就是有時候該放下堅持,放下執著,讓該發生的發生,不要試著去抵抗和排斥,讓每件事成為該成為的樣子,讓它們去吧。我不想再責怪自己,再埋怨運氣,我想學會接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,接受自己的遭遇,如果我已經做好自己該做且能做的,剩下的就let it go.


我當然希望自己能總是健健康康,每一件事都能如願,但世界不是這樣運作的,就拿新冠病毒來說,誰會知道它竟然肆虐了三年還沒結束,有多少的計劃因為這場大疫而改變或被迫終止,有多少人的生活因此失序。然而就算沒有病毒,我們還有各式各樣的疾病、天災人禍,只要活著就會有改變和意外,不肯接受事實而想掌控一切的我,無疑是拒絕活著。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》裡面的教授因為生病,到最後沒有辦法自己吃飯,連上廁所都要人幫忙,生命到了這個階段還能想什麼控制或秩序?而有誰能確保自己老了病了,所有的身體基本需求都還能夠自理,我們只能目睹自己變得像個嬰兒一樣軟弱無力。


凡事想照著自己的想法來發展,如願就開心,不如願就生氣,這是忽視人生本來就是無常的事實。待辦清單上有五件事,只能完成三件就不高興,想露營,卻突然下大雨,想出國,卻因為疫情哪都不能去,生活中這種例子多的是,有時候我們就是沒辦法想怎樣就怎樣。佩瑪·丘卓說,人之所以會受苦就是因為期待永遠在變易的事物,能夠被料中和掌控。要是生活之中沒有混亂和失序當然很好,不過萬一事情不如預期,我們也不要折磨自己,讓自己受苦,所以接受吧,我告訴自己,控制欲,也是一種讓人無法得到自由的束縛。


...

《 嫉妒所未知的空白》-安妮·艾諾


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·艾諾的小說《嫉妒所未知的空白》描述一位女子主動和情人W分手,卻因為W和另一位女人同居而產生了強烈的嫉妒心。女子被嫉妒掠奪心靈,她瘋狂地想得知有關那個女人的一切,然而W僅僅透露些許資訊,因此留下了許多的未知空白,而這些空白占據了女子所有的思緒,是她的嫉妒無法填滿的空白。《嫉妒所未知的空白》以私小說和日記體的形式寫成,作者用直白且詳盡的手法,將一個妒火中燒的女人的心境徹底展現出來,讀者可以看見一個女人如何自溺於不可得的愛情和嫉妒之中,甚至在她成癮般地不可自拔裡看見自己的身影。安妮·艾諾,這位擅寫女性日常經驗的法國作家,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為「以勇氣和手術般的精準,從個人記憶挖掘根源、隔閡與集體壓抑」。


敘述者「我」因為想要自由,而和交往了六年的W分手,然而就在得知W有了新歡後,感到嫉妒,「我」仍舊和W有連絡,「我」會從和W的對話中尋找蛛絲馬跡,以便拚湊另一個女人的樣子,想像她的外表,她的穿著打扮,她的言行舉止,「另一個女人的存在侵占了我的存在」。「我」無時無刻都在想著那個女人,其它的事情再也引發不了「我」的注意力,「我」只想沈浸在痛苦和嫉妒之中,明明曉得就算知道那個女人是誰,對自己也沒有任何好處,但「我」就是停止不了這強迫性的自虐行為。


「我」因分手而痛苦,她形容自己的感覺和情緒不受意識支配,它們擁有絕對的自主權,曾經和W去過的地方,看過的展覽,那些熱戀時的情景不斷地湧現,一首歌,一部電影,都會讓她變得難過沮喪。W不願意透露新歡的姓名,而這個未知的名字成了一個空白,「我」著魔般地想填滿這個空白,她會在網路上不停搜索關於那個女人的一切,她甚至給每一個可能是她的女人打電話,「知道她的名字,是失卻自我存在感的我,從她那兒攫取的一點東西。」


「我」書寫著自己因嫉妒而生的偏執狂亂,她用文字將極其私密且個人的內在情緒,轉變成具體可見的事物。最後「我」給W寫了一封分手信,終於結束了這段關係,也結束了對另一個女人的瘋狂執著,當初的嫉妒和不理性全都透過書寫記錄下來,而成為《嫉妒所未知的空白》這本書。


相關閱讀:《位置》

...

那些改天再做的事之四:花時間和重要的人相處



我們不能把每個人的存在視為理所當然,即使是自己的存在也不行,事實是我們所愛的人不會永遠活著,我們也不會,在必然會走到盡頭的人生裡,花時間和重要的人相處是如此直覺的反應,但真正做到的人似乎還不夠多。「相處」不是只有彼此的肉身處在同一個時空,而是全心全意的陪伴,專心的聆聽,給對方所有的注意力,彷彿全世界只剩下彼此,沒有任何事阻擋在中間,手機不行、工作不行,任何消遣娛樂都不行,讓對方覺得此時此刻你只屬於他們。


「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天」,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和我愛的人渡過,包括我的老公和家人,跟他們表達我的愛意和謝意,一起用餐,一起聊天,然後緊緊的擁抱。沒有讓我愛的人知道我愛他,會是我覺得最遺憾的一件事,所以每天晚上睡覺前,我都一定會對老公說:「我愛你」,就怕我們眼睛閉起來以後再也不會張開。生命的本質是無常,前一刻還好好的人,下一秒可能就倒了下來,如果這樣的事時有耳聞,我們如何確定死亡不會突然發生在自己身上,或是更糟糕的發生我們所愛的人身上?


花時間和重要的人相處,讓他們知道我們在乎他們,愛他們,對我而言是讓短暫且易逝的生命活得最有意義的方式。在一起,不一定要做什麼多特別,多浪漫或是多花錢的事情,就這樣靜靜地看進對方的雙眼,甚至費不了什麼力氣。如果你們約定要一起做些什麼,那也很好,現在就做吧,不要再等改天,不要再等有空的時候。我記得一部記錄片<不老騎士>,裡面有一個老人帶著太太的遺照騎車環島,因為那是他對太太的承諾,我看到時就在想,如果坐在摩托車後座的是他太太該有多好。要是有想和另一半、家人或朋友一起做的事,一起去的地方,或只是吃一頓飯,現在就行動吧,「太遲了」會是發生在我們和我們愛的人之間最痛的遺憾。


翻開任何在討論關係經營的書都會發現,花時間和心力去投入是第一步,我們或許會覺得自己的另一半或家人當然知道我們的愛,我們那麼辛苦工作賺錢不都是為了家人。但如果有一個人說他愛你,卻從來沒有花時間陪伴你,或者在你身邊時總是人在心不在,那麼你會覺得自己是被愛的嗎?當然我們有工作要完成,有信件要回,有房租(貸)要繳,為了生活我們沒有辦法,所有我們忘了紀念日、錯過了孩子的成長,甚至在家人生病時無法陪在一旁⋯⋯或許在生活的壓力之下,這些都是可以被理解的,但我們都該好好思考這樣的決定犧牲掉的是什麼,而這樣的交換是否值得。


如果覺得把一整天的時間花在重要的人身上太過奢侈?!那麼就半天,不然一個小時也行,一個星期就先花這麼一小時的時間和重要的人在一起,特地把這一段時間空出來,記在行事曆上,最好固定在某個時間,好比星期三晚上七點到八點,可以是「date night」或「family time」。把花時間陪伴重要的人放在優先要務上,為了維繫關係,在行程中留下一段可以和他們相處的時光,和他人互動連結所產生的喜悅,能夠滋潤我們因忙碌以及壓力,而逐漸枯竭的心靈。有很多人嘴巴說他們重視另一半、重視家人和朋友,然而他們的日常行為卻沒有展現出來。記錄下來自己每天在花多久時間在YouTubeFacebook Instagram或者是Netflix 上,或許我們會驚訝的發現原來不是沒有時間,而是沒有好好利用時間。


...

《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》-米奇·艾爾


還記得第一次讀米奇·艾爾的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》,哭得不能自己,覺得老教授墨瑞很可憐,發生在他身上的疾病太過殘忍,生命太過脆弱。但現在回頭想想,當時的我並無法真正體會何謂生老病死,何謂生命無常,因為那時我尚未經歷親人離世的痛苦,家人也都很健康,自己也還年輕,正是覺得未來會很美好的年齡,死亡和疾病不會出現在我的想像裡,就如同書上提到的:「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有一天會死,但沒有人把這個當真。」直到爺爺、奶奶、外婆相繼過世,父親、阿姨、堂妹罹癌,還有叔叔突如其來的心臟剝離,我才明白生命從來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,相反的,死亡才是。


墨瑞說:「只要你學會死亡,你就學會了活著。」所以儘管我是如此地想把眼睛轉轉開,但我卻逼迫自己凝視死亡,雖然現在凝視的是他人的死亡,但我知道有一天我將會目睹自己的生命消逝,然而想到自己必死的事實卻依舊讓我感到驚訝,或許每個人的內心都覺得死亡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,而不是自己的,雖然這個想法是如此的荒謬。


當我開始懂得去愛,我便開始懼怕死亡,因為這世上有我割捨不下的人,我害怕我的死亡,更害怕他們的死亡,雖然墨瑞說:「死亡結束的是生命,不是關係。」如果我們在活著的時候相愛,真心付出,專注在每段關係裡,那麼死亡就無法終止這份愛,我們所愛的人的某些部分會繼續存在我們的生命裡,他們給予的愛會永遠滋養著我們。


「死亡,是件悲傷的事。但活得不快樂也是悲傷。」墨瑞認為我們的文化教導大家的東西不對,生命若是要有意義,不應該是去追逐物質,而是去付出愛以及接受愛,並且投入於創造之中,去做出自於你真心的事情。這麼做不容易,因為當你身邊的人或你身處的環境都在遵從特定的價值觀,我們得要十分堅強,才有辦法拒絕這些主流的文化,甚至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文化。但生命是自己的,要把寶貴的時間投注在哪,應該是由自己來決定,而不是外人說的算。「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天的時間,你想做些什麼?」我們應該在心裡時常想著這個問題,我們應該想著自己的死亡,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活著,若能安然接受死亡,便能安然接受生命。

...

那些改天再做的事之三:戒癮


各種癮搔的心癢難耐,明知不好,卻戒不掉的不良習慣,好比戒不掉的煙酒、戒不掉的糖、戒不掉的沉溺,甚至是戒不掉的有毒關係。面對各種癮頭,我們失去自我控制力,天使在和惡魔的交戰過程中,總是敗下陣來,我們還會欺騙自己,一切都在掌握之中,事實是狀況愈來愈嚴重,次數和用量不斷增加,一旦停止便產生戒斷症狀,整個身心都強烈地渴望,渴望若是無法被滿足,就極度痛苦,直到我們向誘惑屈服,這個過程不斷重複,變成了強迫行為。


再玩一下電動遊戲就好,再看一支YouTube 影片就好,只要再喝一口,再吃一塊,再見他(她)一次,但我們心裡清楚這一次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,打破了守戒的諾言,對自己產生的厭惡和不信任,或許才更傷。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,我的手正拿起第二片餅乾往嘴裡放,雖然我的醫生交待過必須戒掉甜食,雖然我吃甜食臉上會長紅疹,身體會癢,體重會增加,免疫系統會變差,不過我還是吃掉了那片餅乾,還在在心裡狡辯說反正它沒有很甜。對了,不只偷吃甜點,明明規定自己下午四點就要開始寫作,卻玩平板玩到了五點,才開始動工,破戒會讓人有罪惡和羞恥的感覺,一旦我們的大腦對某種事物成癮,啟動了愉悅迴路,想要從這個迴圈中逃出,要花的時間和心力絕對高於預期,我和甜食的戰爭,已經打了將近七年,而且還沒有自信能打贏。


我從小就愛吃各種糖果餅乾,不吃飯可以,不吃零食可不行,我會把僅有的少許零錢全都拿去買一顆一元的糖果,五彩繽紛,形狀各異的糖果裝在一個透明的袋子裡,在上課的時候我把這個袋子放在抽屜裡,一邊聽課,一邊把糖果塞到嘴裡,我喜歡它們的樣子和它們甜蜜的滋味,含在嘴裡,不只嘴甜,我的心也甜。當然這麼愛吃糖的結果就是牙齒蛀光光,營養也不良,但小時候的我才不管這些,每天還是照吃不誤,就這樣一直吃啊吃啊,從國小一路吃到了出社會,直到有一天身體終於再也受不了被我不斷澆灌的糖,而開始反擊。


現在想想我大概是把一輩子可以攝取的糖量,都在前半段的歲月裡耗盡了,所以現在只要一小塊巧克力蛋糕,身體就會抗議,就像我開始運動的理由一樣,為了愛漂亮,我必須戒糖,雖然沒辦法「滴糖」不沾,但至少也不能再像以前一樣,隨時口袋裡都放著糖果。不在家中存放一堆甜食,是戒糖的第一步,減少誘惑的出現,不需要讓自制力受挑戰。再來,找到健康的替代品,天然的甜會比人工甜好,愛吃是我的天性,很難改變,但吃什麼,吃多少就比較有彈性,我現在會在冰箱放生菜、水果和優格,飲料換成牛奶、咖啡和水,嘴饞的時候就把生菜拿出來當零食吃,有時候就是想吃而已,並不是真的肚子餓,吃東西會讓我覺得放鬆,但吃完甜點,血糖一下快速上升,下降後反而更累。另外,同樣的零食或飲料都可以選糖份較低的,好比巧克力,選可可含量較高的,就不會那麼甜,手搖飲料就喝三份糖或無糖,剛開始不愛,但久而久之就習慣了,現在吃太甜反而會覺得噁心。最後,我還嘗試做飲食記錄,把一整天吃什麼都寫下來,這樣做是為了訓練「自覺」,有時候會認為自己沒有吃很多東西,或沒有抽很多煙,喝很多酒,直到開始記錄後才發現原來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!記錄做了一陣子,就會養成隨時注意的習慣,之後就算不寫下來,也會留心觀察自己吃了些什麼。有自覺的過日子,是戒癮的第一步。


思考成癮背後的原因,也幫助我更能戒癮,許多人瘋狂購物、喝酒、抽煙、吃東西,甚至吸毒,大都是有些理由的,而這些理由通常藏在心裡,或許是因為焦慮、不安、空虛、孤獨,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和目的,也或許是想逃避,逃避未完成的夢想,逃避現實,逃避自己失敗的人生,問題在哪我們自己清楚,只是我們在錯的地方尋找答案。有些癮可以一次一小步,慢慢來,一次進步一點點,但有些癮卻沒有辦法採取溫和手段,因為它們會一點一滴吸乾生命,讓人失去一切,它們也不能「改天再做」,因為很有可能根本不會有「改天」。如果大家有無論如何都必需戒,卻怎麼戒都戒不掉的癮,也可以尋求專家們的幫忙,最後希望我們都能活得自由,不再被各式各樣的癮控制。





...

《聆聽寂靜》-厄凌.卡格




挪威探險家厄凌·卡格在他的散文《聆聽寂靜》中,試著回答關於「寂靜」的問題,何謂寂靜,在什麼地方能得到寂靜,為什麼寂靜如此重要?為了找到答案,作者展開了三十三個探索。


現代人處在一個喧囂嘈雜的世界裡,車聲、人聲鼎沸,每個店家都播放著音樂,還有手機傳來的通知聲,會讓人以為要尋獲寂靜,似乎只能像作者一樣,深入無人煙的南極。不過作者卻告訴我們:「寂靜,需要自己創造」,只是大部分的人試圖躲避寂靜,因為他們無法和自己相處,他們特意讓自己被各種聲音包圍,這樣就聽不見自己心裡的聲音。這種害怕使人選擇忙東忙西,即使知道自己其實是在做些沒意義的事,也不肯停下片刻,把這這個吵雜的世界關在門外。


「本來可以探索自己的潛能,卻放任自己分心去做其他事。不斷讓噪音、期待、影像牽著走,從不停下來,靜下心,認真思索自己在做什麼,可以有何不同。」轉眼間,我們那短暫且珍貴的人生就在渾渾噩噩,吵吵嚷嚷中渡過了,「停頓、空白、寂靜」能幫助我們更深刻地體驗生命,愈是安靜,聽到的愈多,我們會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,什麼事物才能為我們的人生帶來意義和滿足感。 


要是我們真的好不容易得到了一段安安靜靜,什麼事都不用做的時間,我們便覺得不自在,覺得無聊無趣,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手機從來不離身的原因,「生活裡哪來那麼多特殊的時刻」,更多的是那一些平凡的日常,如何認真地過每一天,在看似不起眼的每件小事裡找到意義,享受每一個時刻,或許才是能讓我們更快樂的做法。



*厄凌·卡格其它著作:《就是走路》《極地探險家的美好生活秘密》




...

那些改天再做的事之二:運動


我以前是個非常不喜歡運動的人,討厭流汗,討厭太陽,總之就是討厭動,不喜歡運動可能也是覺得自己運動細胞不發達,四肢不協調,體力又差。再加上國小、國中和高中的體育課都沒有讓我留下什麼有趣的印象,有的回憶就只剩:被粗暴的男同學用躲避球猛擊肚子的疼痛憤怒,和跑完2000公尺的噁心想吐。那些被逼迫著要上的體育課完全無法激起我對運動的熱情,在大太陽底下,打著藍球,跑著百米,流著青春的汗水,看起來很享受的樣子,看到那些熱血的人,我只是覺得很熱很黏很累。然而,這樣的我卻要在這裡呼籲大家動起來,規律地運動,似乎沒什麼說服力。如果是在六、七年前,我應該不會寫這篇文章,也不會想到自己竟然養成了運動的習慣。


我現在一個星期運動五天,每次至少三十分鐘,主要是有氧舞蹈和公園散步。會開始運動其實不是為了健康,而是為了愛漂亮,因為我發現規律運動,流流汗把身體的廢物排掉,皮膚會變得比較好。還沒持續運動之前,我臉上常冒痘痘,在有一次吃完一大塊提拉米蘇蛋糕的隔天,臉上更是突然長出很多紅疹和痘子,嚇得我除了再也不敢放肆大吃甜食,也開始了運動的習慣。


一開始,只有想動的時候才動,當然不想動的時候居多,不過因為運動實在給我帶來太多的好處,所以我對自己連哄帶騙,軟硬兼施,終於建立出了習慣,現在有時候因為一些因素影響到運動行程,還會讓我感到渾身不對勁。運動不只讓我的皮膚狀況比較穩定,還讓我變得比較有體力去做喜歡的事,像是寫作和旅行,另外因為運動完以後,大腦會分泌多巴胺,心情還會變愉快。運動後,腦袋也比較活絡,整個人充滿了活力。更不用說,運動還幫助我降低偏頭痛發作的頻率,光是這點就非常值得我投入時間和精力在運動上面。


我發覺要能規律的運動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運動非常重要,所謂的「適合」,應該符合喜好,符合生活作息,還要「方便取得」。譬如我喜歡跟著音樂的節奏跳舞,所以我嘗試過那些把舞蹈和有氧結合在一起的運動,在上過爵士有氧和流行有氧舞蹈後,發覺自己最適合基礎有氧,不用記繁複的動作,只要增加心肺功能就行。現在我都是在家看著YouTube 的影片,跟著一起跳。在家運動,就不會找藉口說什麼今天下雨不想出門,或是今天太熱不想出門,在家,瑜珈墊一舖,電視打開,就可以動了,大大提高運動的機率。另外,我都選中午前運動,那時還很有活力,若是下班後才要運動,應該會覺得提不起勁,只想賴在沙發上滑手機。再來就是為了鼓勵自己運動,我會在運動後犒賞自己玩平板,沒有運動前不能拿起平板,這樣做讓運動變得更有吸引力。


除了基礎有氧,我還會在吃完晚餐後和老公去公園散步,公園是我很喜歡的地方,在那裡可以看到許多小朋友在玩,也可以接近大樹,邊散步,邊和老公聊聊天,是一段很平靜且放鬆的時光。不管是跳舞或散步都是自己喜歡做的,所以也比較容易持續下去,當然會有想休息的時候,不過除非是在旅行途中或身體不舒服,我不會讓自己連續兩天以上不動,因為我知道好習慣要建立起來十分不容易,但要毀掉它們,卻是輕而易舉。


現代人的工作模式大多是一整天坐在電腦螢幕前,不像以前的農業社會,勞動量很大,根本不需要特別另外找時間運動。相反地,久坐的我們,若是沒有刻意讓自己動起來,身體大概會出一堆問題。除了脂肪堆積這種明顯的變化,新陳代謝變差、免疫力下降,還有心血管疾病等,這句「要活,就要動」,真是說的沒錯。我們的平均壽命延長,但是若是在這些延長的歲月裡,身體虛弱多病,沒有自理能力,我們也開心不起來。為了不想老後常往醫院跑,也為了能讓老年生活的品質提升,「動起來」是最好的方法了。

...

《吳晟散文選》-吳晟


《吳晟散文選》分為六卷,卷一 年少餘緒、卷二 農婦、卷三 店仔頭、卷四 親近鄉野、卷五 無悔 和卷六不如相忘。作者吳晟在書中主要描寫農村生活、他愛鄉愛土的情懷,還有他的父母對他的教養和期待。作者文字淺白易懂,不刻意賣弄,有時還會夾帶一、二句台語,充滿了鄉土和親切感。字裡行間都能感受到他對這塊土地、這個社會,和自然生態的關愛。


卷一 年少餘緒

在此作者選了八篇散文,主要描寫少年時期的歷程和思緒,前四篇講到了各種在農村裡聽到的聲音,有水聲淙淙,蟬聲嚷嚷,吳晟用那反覆單調的蛙聲來形容母親的憂愁長嘆,也寫秋聲的怡然,最後則提到了成長的沈重和失落。儘管脫離童稚的歲月,面對生活的現實,有時不免感嘆,但作者還是在最後一篇<流浪的聲音>,寫下鼓勵,「其實這一切的尋求都一樣,就是你怎樣學會在一個希望破滅之後,重新建立另一個希望,怎樣在幻滅之中,昇起無盡的希望。」


卷二 農婦

在這一卷裡作者刻畫出了傳統台灣農村婦女的形象,他的母親刻苦耐勞,生活純樸,春夏秋冬,不管寒氣暑氣,都是天還沒亮就出門作農,農閒時還種菜,可說完全沒有休息的時候。母親推崇勞動的價值,認為活著就是要勞動,哪怕腳掌凍開了裂痕,也亳無怨言。吳晟和老婆在教書之餘也會跟著母親下田,再加上母親的嚴格家教,夫妻倆的生活絕不輕鬆,但他們少有違逆,足於看出對母親的孝心。在這一卷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,農民們對堆肥的重視,自己親手將家中儲存的屎尿抬到農田撒,不管它的味道,也不嫌它髒,只因為它們最天然,對土地友善,這是現代化農業很難再看到的。至於農民們的辛勞更是我這個城市孩子完全無法想像的,我們已經和碗盤裡的食物離得太遠了,更難體會得到每一粒米都要彎下好幾次腰栽種的辛苦。吳晟的文章確實讓讀者理解,為何結實纍纍的稻穗是農民們的血汗結晶。


卷三 店仔頭

店仔頭不只賣日常用品,更是鄉民們聊天交換訊息的地方,它是除了家和農田之外的第三場所,大家會在這談論生活中的大小事,當然也會講到做田的辛苦。雖然花了那麼多時間和心力,但稻米價格卻是不成比例的低,這些農民只求溫飽,從不敢妄想能大富大貴。能種出糧食的農地,卻比大城市裡的地不值錢,在家鄉難以生存,有些人只好去都市討生活。能繼續種田,除了捨不得土地被荒廢,或者多少也有點純真浪漫的情懷,就像其中之一的農民所說的:「少年仔,你不要用現代的商業頭腦來討論做田好不好?我們做田人本來就是不計成本的,你聽說過有誰先計算好成本,認為划算才播田的嗎?」


卷四 親近鄉野

吳晟寫日頭赤炎炎在田裡幹活的種種,雖然勞累,但因為能親近充滿生命力的土地,人也變得快活了起來。想吃什麼就自己種或自己去溪邊釣,不管是稻米、花生、蔬菜、水果、青蛙或魚,都是無汙染的天然美食。播種後,便能期待採收,看見嫩綠幼苗,心中甚是欣慰。


卷五 無悔

在這裡作者談到那些和自己相交的朋友們,許多人都和吳晟一樣關心環境、土地和社會,並且在自己的領域裡努力耕耘付出,他們或許排戲、牧羊、寫作,也會走向街頭為自己的理念抗爭。


卷六 不如相忘

吳晟在最後一卷描述他早逝的父親,記錄父親的教悔,還有他的熱心助人。吳晟十分思念父親,常常後悔當初讓他擔心,甚至讓他為自己掉淚。之所以會說「不如相忘」,是因為父親很少入夢,吳晟認為:「或許父親的心情也和母親一樣,為了顧念我,不願擾亂我的心緒,不願我們因為思念他而徒增悲傷,不如彼此相忘⋯⋯」

...

那些改天再做的事之一:健康檢查




年輕時,從不覺得健康檢查有什麼必要性,那時想的是,如果有什麼病就算了,也不用治療,就讓疾病把我帶走,免得受折磨,後來我才明白這是多麼幼稚的想法。因為大部分的病都不會立即讓人失去生命,就拿癌症來說,它通常會慢慢變嚴重,在惡化的過程中侵蝕病人的生命,而愈晚發現,身體所要承受的治療成本愈大,就算放棄治療,生命也無法瞬間終止,只能不斷忍受痛苦。


我的奶奶和父親都罹患了大腸癌,奶奶因為發現的太晚,術後狀況不佳,不到一年就離開了我們,好在父親發現的早,是第一期的直腸癌,手術後也不用化療,身體漸漸恢復正常。因此發現的時間真的很重要!所以即便對大腸鏡檢查有所抗拒,我知道這個檢查非做不可,因為如果檢查時發現瘜肉可以馬上割除,不會讓它變成腫瘤,就能減少罹癌機率。不敢做檢查,是因為之前查到的資料都說,要吃瀉藥一直拉很辛苦,然後檢查很痛。不過上上星期做完檢查之後發現,其實根本沒那麼可怕。首先,我選擇無痛檢查,所以醫生在照腸子的時候,我沒有任何感覺,而且很快就結束了,再來雖然一直跑廁所很麻煩,但肚子並没有絞痛感,所以不至於不舒服。一檢查完後,我馬上叫兩個妺妹排時間去做大腸鏡,以自己親身體驗告訴她們不用害怕。


當然有些檢查還是會痛,而且無法麻醉,其中之一就我上星期五去做的乳房X光攝影,也就是「夾胸部」,因為去年照超音波的時候,被叮囑必需去大醫院再做進一步檢查,而那是我第一次被夾,夾完後就抱著老公哭了,從此對乳房X光攝影留下了陰影。誰知道,因為發現鈣化點還必需再照一次放大攝影,當下我的心沈到谷底,帶著任人擺佈的態度,進到了檢查室,想不到這一次竟然沒那麼痛,事後我才知道原來不能選排卵期,胸部漲痛時去做攝影!所以今年的定期追蹤,我就避開了漲痛期,然後放鬆心情調整呼吸,果然就不太痛了。


另外,因為去年等檢查結果,等了將近一個月,整個人非常焦慮不安,後來聽說有一站式的檢查,當天就可以看到片子,省去忐忑等待的過程,雖然要另外自費,但今年決定選擇一站式檢查,馬上能知道結果真的是減少了很多恐懼。自己檢查完後,也立刻幫母親預約,當然也趕緊提醒兩個妹妹去做檢查。


希望大家都能定期做健康檢查,尤其是家族中有病史的人,更要注意身體狀況,雖然健康檢查要花錢,檢查時也可能會有點不舒服,但花小錢總比花大錢好,若是小小不舒服能夠避免之後更痛苦的治療過程,也是值得的。在父親檢查出直腸癌時,我一直非常內疚,後悔當初為什麼沒有早點帶他去照大腸鏡,就因為怕他痛,結果卻讓他動手術挨了刀更痛。所以,麻煩大家趕快去做健康檢查,我們是別人的母親父親,是兄弟姐妹,是女兒兒子,我們的健康,是所有愛我們,關心我們的人最大的幸福。

...

《就是走路》-厄凌·卡格



「發現之旅不是你某天開始做的事,而是你漸漸不再做的事。」


厄凌·卡格是史上第一位徒步踏上三極的探險家,他的散文集《就是走路》寫了許多他對走路的一些想法。走路除了有益身心健康,更能幫助思考,在這個求快速的社會裡,走路可以讓人靜下心來,用整個身體去觀察走過的每一步,把自己融入週遭的環境以及大自然,我們將再次感覺到存在的狀態。作者的文字讀起來很舒服,真的就好像是慢慢地帶著讀者一起走路一般。



雖然厄凌·卡格是一位探險家,但他的探索和發現卻不僅限於那些極地和高峰,而是將走路融合在生活之中,他到哪都盡量用雙腳走,他特意不選那些「快」的方式來移動,因為趕時間的時候,很難留心身邊的事物,慢下來,反而讓生命變長了。如果嘗試一下,不帶手機,把眼睛從螢幕移至我們所在之處,視野就變大了,我們會開始認識一條街道,一座城市,一片森林,甚至是認識自己。


作者說:「走路就是展開內在的發現之旅。」你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,發現自己的渴望,那些真正的渴望,可能只是一些非常簡單的東西,比如說一小塊巧克力,因為你走到餓的不得了,好比一團火,因為你又溼又冷,又或者是愛人的擁抱,因為你一個人獨自走了好久,這些渴望或許才是生存下去真正重要的東西,而大部分的人卻都認為自己需要的更多,所以我們拼命工作賺錢,以為這樣才能活著,實際上我們是為了活著才去工作賺錢。


「走路,就是享受簡單的快樂。」走路的時候必須輕便,當你把所有的必需品都背在身上走的時候,你可以感受到一種自由,負擔越少,走得越遠。在走路的時候,可以把一切拋開,集中思緒,活在當下,不再被對過去的遺憾和未來的擔憂束縛,只是把專注地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前面。走路或許可以幫你找到答案或許不能,但至少走一走能讓人放鬆心情,使腦袋淨空。


「太常想著目標,太常問目標還有多遠,其實並不好。」這會使你失去耐心,變得浮躁,因為我們都知道目標抵達之後,還會有另一個目標的出現,終點就是啟(起)點,所以慢慢走,享受過程,才不會覺得路途遙遠,充滿辛苦和磨難。「生命就是一段漫長的步行」,我們都是走路的人。


厄凌·卡格其它著作::《極地探險家的美好生活秘密》《聆聽寂靜》



...

長大

 


上星期六和外國朋友去當代藝術館看展覽,約好在中山站碰面要先去吃飯,身為地陪的我理應要帶他到處走走看看的,但我卻在一開始就找不到餐廳,一間離捷運站出口不到兩分鐘的餐廳。更糗的是我的手機導航失靈,最後竟然是靠我的外國朋友帶路才完成了一整個下午的行程,這一次的經驗讓我在各方各面想了很多,首先就是自己缺乏獨立性。


我一直很不願承認自己是溫室裡的花朵,還沒結婚前被父母保護,結婚後又過度依賴另一半,生命中最獨立的兩年,是在台中讀研究所的時候,雖然那時搬出去自己住,但依舊得到很多同學們的照顧,所以也不算完全靠自己。當朵被呵護的花,絕對沒什麼好抱怨的,那表示我很幸運,生命中有許多值得感謝的人,不過雖然被照顧很好,但我卻也害怕成為他人的負擔,被人討厭,我想每一朵玫瑰或許都在心裡默默的擔心,她們的小王子會離開。


當然我也有擅長的事,但是卻不是一個生活精明的人,除了喜歡的事情以外,其它的事似乎都有點笨拙,好比走路常踉蹌、手會抖拿不穩東西。生活技能也不強,不會騎車或開車,常迷路,到哪都要老公帶,不會煮飯做菜,餐餐外食,最近連工作都辭了,所以也養不活自己。雖然覺得只要讓我閱讀和寫作就會很快樂,不過現實是若是缺乏把興趣變現的能力,那麼也只是把夢想寄生在他人身上而已。


如果裝做無所謂就這樣厚臉皮的活下去,或許也不是不可以,雖然對於其他人的看法,可以全都丟棄不予理會,但自己的想法卻無時無刻跟著,心裡的聲音也沒辦法對它們關上耳朵。只有自己是無法隨便糊弄過去的,那軟弱無力的樣子全都看得清清楚楚。我以為到了這個年紀,就會知道該怎麼當個大人,搞懂許多事,人生幸福美滿,到頭來只有年齡白白增加,外表老化,而離睿智卻還很遠。


在英文有一個字叫「adulting」,也就是像個成年人一樣處事,負起責任,像是養活自己或是至少別把生活弄得一團混亂,我想這個字也隱含了獨立自主的意思,but adulting is so hard! 或許在內心深處我根本就拒絕長大,期待凡事都有人幫我打理好,只想當個被照顧的人,任性地將生活的重擔往他人身上推,吃苦耐勞交給別人,自己負責吃喝玩樂。如果一切都是「目的論」,那我就是因為想依賴別人,所以才讓自己變得越來越軟弱,就是因為不想變成大人,所以才選擇一直當個小孩的。大家都是怎麼樣變成大人的呢?會不會有時會像我一樣,必須假裝對房貸利率、理財投資、親子教養或退休計劃很有概念,又或者在父母面前強調自己已經是個成年人,不用他們擔心,但實際上自己也很煩惱?


我覺得其實沒有人真的想變得獨立自主,都是因為外在環境,而不得不逼自己「長大」,反而是那些幸運的人,才有可能因為被保護著,而變得嬌弱。在還能嬌弱的時候依靠他人,在必須獨立自主的時候,強大自己,我在想這或許才是自然不勉強的長大。

...

《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》-丹·米爾曼




《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》是作者丹·米爾曼根據親身經歷所寫的一本小說。體操選手丹遇見了在加油站工作的蘇格拉底,開始了他成為和平勇士的旅程。在過程中,丹學習如何生活,遵守戒律,改變舊習,擺脫心智的幻像,以及衝動及慾望的束縛,變得自由,達到身心靈的完整。他隨時處於覺察狀態,做出行動,不再以自我為中心,而懂得去幫助、服務和給予。

主角丹是個體操明星,看似擁有一切,卻內心憂鬱,夜不成眠,然後勇士蘇格拉底出現了,成為丹的師傅,教導丹活得完整自由,幸福快樂。成為勇士的路漫長艱辛,沒有快速通道,必須拿出行動,持續鍛練自己的身、心、靈,勇士之門才可能會開啟。


為了成為勇士,我們要改變舊有模式和壞習慣,它們影響我們的行動、思考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。遵守戒律,吃新鮮的食物、呼吸新鮮空氣、陽光和水,保持清明的覺察狀態,沈迷於享樂的事物只是為了逃避內心的混亂。活在此時此地,「坐時就坐,站時就站,不論做什麼,都不可舉棋不定。」


不讓心智、情緒擾亂內在,覺察出它們產生的波紋,感知後放下,將它們的能量化為行動。每一件事之所以會發生都有目的,是我們的功課,暴躁易怒無法解決問題,不要期待世界來滿足我們,凡事「我、我、我」只會讓自己失望;同樣的我們也無需迎合他人的,甚至是自己的期待,做該做的事,依自己的條件去做,做什麼不重要,重點是要負起責任將它做好,我們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努力。我們不需要持續地去追求成就和娛樂才能感到幸福快樂,因為生命本身就是圓滿的,幸福就在角落,「人生沒有平凡無奇的時刻!」

...

擺脫不掉的萬聖節


萬聖節真的是我最討厭的節日!以前在當美語老師的時候,每到了十月,看到商家開始展示販賣萬聖節相關產品,就感到煩躁,因為公司的規定,老師們都必須在上課時變裝,這件事令我反感。學生們會躁動,完全沒有心思上課,穿著莫名奇妙的衣服,總讓我覺得失去了當老師的尊嚴,徬彿成了動物園裡的動物,被家長和學生直盯著看,那凝視的眼光讓我非常不自在。為了躲避扮裝,我都會想辦法請假,萬一請不了假,就戴個帽子意思一下,極盡敷衍之所能。離職最開心的一件事之一,就是再也不用變裝了!與其要慶祝萬聖節,倒不如擁抱感恩節的精神,還來得更有意義,喜歡變裝的人就去變裝,我是沒什麼意見,但規定不喜歡的人也跟著參與,在我看來就是強迫行為。


所謂的公司這種組織,就是來自外在的支配,勞資雙方經常都處在不對等的關係。受薪者應該是因為專業技能與知識被僱用,像是什麼年終尾牙表演,變裝活動,聚餐活動,運動會或園遊會之類的應該不在工作範圍內,但員工卻會因為不參與而被主管記上一筆,甚至影響考績,這真的是非常不合理的事情。就算和考績升遷無關,但只要主管一聲令下,身為下屬的又如何說不?職場上的權力支配,早在我們成為勞方的那一刻就決定了,上司和下屬這兩個詞,就已經顯示出階級,上級的隨便一句話,就會讓「下級」忙得團團轉,為了生存,都得折腰了,何況只是跳跳舞、唱唱歌又或是變身成另一個人呢?在勞動市場裡,我們不都是被論斤秤兩賣的?若是幸運還能賣個好價錢,更多的時候,是半賣半送,賣出肉體贈送靈魂。哪還需要在萬聖節裝扮成什麼妖魔鬼怪,一堆上班族不都認為自己過得是行屍走肉的日子了?


除了變裝,我討厭萬聖節的理由之二就是吵鬧。我住的地方,每年都會因為萬聖節活動封街,從早上大約七點就開始有動作,有人放音樂,有人拿著麥克風講個不停,尤其是主持人那高分貝的說話聲,吵到我不只耳朵要爆炸,連腦袋都要跟著一起炸了!我每年都在想,她從早high到晚,用這麼激烈興奮的聲音說話,怎麼都不覺得累?我頭都痛了,她嗓子卻不會啞,真心佩服。去年被吵到受不了,在傍晚和老公逃難去外面吃飯,那時就決定今年乾脆找一間飯店住一晚,避開這場紛擾,誰知道萬聖節如影隨形,到哪都躲不掉!


花了好多時間在西門町找到的一間工業風旅店,入住時間是下午三點。吃完午餐還不到一點,只能在下雨天的西門町晃來晃去,不過一直沒目標亂逛也不是辦法,最後決定去旅店大廳等候,還好房間提早整理好,終於可以休息了。一進門就被房內裝潢,弄到不知所措,嗯⋯⋯好像監獄,有看似審判犯人的燈,窗戶用黑色鋼條封住,房間透露出一種冰冷感,即使關了冷氣躲在毯子裡還是冷的發抖,總覺得待在這裏,精力會全被吸光,休息了一會兒,忍不住想離開,好渴望回家啊⋯⋯,但我們有家歸不得,飯店錢都花了,怎麼樣也要吃到明天附的早餐。實在不想待在房內,只好再次拖著疲憊的身軀,騎車在雨中前進。


終於混到了七點可以回牢房,喔不,是旅店,可以洗洗睡了。後來我們發現這家旅店的走廊有一種末日風格,好像外面發生了核戰,我們是少數生存者,在隔了很多間像是太空鐵艙的房間避難,看不見外面的世界變得如何,只能聽到令人不安的聲音。講話聲,走路聲,開門關門,輪子滑過地板的聲音,每個人彷佛都去參加party,玩到三更半夜不睡覺。躲在旅店房內不被萬聖節的吵鬧襲擊的計劃,至此宣告失敗。以為花錢可以得到一夜好眠,想不到卻一腳踏進了末日牢房,外面有一群喪屍試圖衝進我們的房裡。萬聖節無所不在,已經抓到我們了,我和老公決定放棄掙扎,任由一波又一波的噪音將我們淹埋。

...

《極地探險家的美好生活秘密》-厄凌·卡格



 厄凌.卡格是第一個徒步踏上「三極」的探險家,在這本《極地探險家的美好生活秘密》中,他分享了生活哲學以及從旅途中學到的智慧。作者鼓勵我們勇敢接受挑戰,做好準備朝目標邁進,但也同時強調人生的意義不僅是存在於偉大的冒險之中,更是在每一天的生活裡,「生命在各種狀態下都有其意義」,留心每一刻,而非只是重大的時刻,我們的日常不該淪為完成目標前的過渡,它的存在本身即是意義。


「成功機率低不等於不可能」

作為一個探險家,厄凌·卡格努力不讓「做不到」的想法困住自己。不要只挑輕鬆簡單的路走,有時冒一點險,做出改變,走出舒適圈,生命就變得更加豐富,但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準備,沒有做好功課就冒然行動,只會讓自己處於危險和被動的處境,一直防守不斷出現的問題。好運會追著做好準備的人,運氣其實關乎的是我們的行為、想法和心態。我們不是無法變得強大,而是害怕變得強大,怕它帶來的改變及責任,也害怕所有的付出和努力沒有回報,所以我們把自己變得比實際上還差,在每一件事上面設下了障礙,因為告訴自己做不到,比真正去做來得容易,於是我們的生命成了一連串妥協的產物。作者提醒我們:「改變原來的世界可能並不愉快,多少也有風險。但什麼都不做,不去嘗試發現生命可以有多美好,說不定風險更大。」而且就算是沒有達到一開始設定的目標,但在努力和準備的過程中,我們的能力會因此上升成長,也算是一種收穫,說到底付出的不算白費。


「成功和失敗不必然相互排斥」

人生無法避開失敗,除非不去嘗試做任何事,作者認為錯誤和失敗不是問題,重點是在於面對它們的方式,「在之前你做了什麼,事情發生後你又如何反應」,如果能把這些失敗都變成刺激我們成長的養分,以及學習的動機,那麼失敗就成了開始而非終結,失敗不是人生末日,而是下一次的目標,新的開始。不足的地方,「就想辦法從別的地方彌補回來,而不是兩手一攤,什麼都不做。」


「美好生活的祕訣是讓喜悅保持簡單」

不是只有那些生命中的重大時刻才能為我們帶來喜悅,要學習著在每一刻都能感受到幸福,「更大、更多」不能保證「更好」,作者提到亳無選擇和選擇過多一樣會讓人感到無力,剛剛好就好。我認為知足的人不代表沒有志向或是沒有追求,而是表示他們懂得「優先順序」,在有限的生命中,他們會去珍惜和感恩所擁有的,不會被盲目的慾望主宰,忽視真正寶貴的事物。康德說:「真正神聖的體驗,必須在評斷者的心中尋求,而非激起此種心情的自然物中。」


厄凌·卡格其它著作:《就是走路》 、《聆聽寂靜》





...

獨處

 


上個星期四新的書櫃送來了,舊的那一個搖搖晃晃,朝左邊傾斜,真擔心若是有地震,書櫃會垮砸到人,那種不安定感讓我決心換了它。一本又一本的把書拿起來擦乾淨,然後將它們在新的書櫃上安頓好,屬於我的角落再次變得安穩,又可以放鬆地窩在這閱讀和寫作。在家裡我沒有屬於自己的房間,但有我喜歡的角落,它們就像是充電器,安置於其中,被耗盡的會再次盈滿。


我和另一半租的窩,有一房一廳一衛,外加一個可以曬衣服的小陽台。客廳的一處被隔成一個半開放空間,當成是書房,擺了工作桌,是老公工作和娛樂的地方。基本上他的活動場域幾乎都在客廳,房間只是晩上睡覺的地方,所以其實我也可以在白天的時候,關在房間裡,像吳爾芙所說的:「寫小說」,只不過我從來不曾這麼做,我都是抱著平版縮在沙發上,一個字一個字的用指頭在螢幕上刻。


一開始老公離職在家接案時,老實說我有點不習慣,因為獨處的時間變成零。以前在他下班前都是自己獨佔整個家,想做什麼就做什麼,既懶散又隨便,但有一雙眼睛在看著,即使是親密的眼光,也不好老是躺在沙發上,總是要維持住一個「人樣」。我就是一個這麼放不開的人,但這也沒什麼不好,擁有只有自己才看得見的那一面,就跟擁有自己的房間一樣重要。兩個再相愛的人,也應該要有各自的空間,一個完完全全沒有他人凝視的空間,僅僅是有他人的存在,我們就可能失去主體性而成為客體,在意別人的眼光和想法,想要得到認同和讚賞。


獨處,才有時間和自己相處,不用說話,不用滿足他人的需求,就只是和自己腦袋裡的想法待著,或許什麼都不想也可以。當我和他人在一起的時候,我就和我自己分開了,獨處才能讓我再次「完整、合一」,於是之後我又開始渴望及珍惜與他人的連結及相伴。如果老是身處在群體之中,我的個體性就會被抹滅,成了眾人之中那無法辨識的「多」,而我只想是「唯一」,有些時候,我就是不想要被歸類、被定義,被當成是數字中的一個,但和他人在一起時,我們就成了他人的誰,而不是自己,只有在獨處時,我們不需要他人來定義自己,對我來說,這就是自由。

...

《 火口的二人》-白石一文


「活在當下」是白石一文的小說《火口的二人》的主題,面對可能會毀滅日本的巨災,盡情地做此刻想做的事,不再被過去的悔恨和未來的擔憂給束縛,這才是正確的生存方式。


賢治離婚後,公司也面臨倒閉危機,他得了憂鬱症,因為太過痛苦,什麼事都不記得了,提不起勁振作起來,這時接到表妺直子要結婚的消息,於是久違地回到老家九州。曾經是一對戀人的賢治和直子,在婚禮前幾天,忘情交歡,他們決定直到生命終結前,盡情滿足身體慾望,因為這是活得有真實感的方式。


直子形容賢治是一個懦弱的人,面對重要的事總是無法下決定,做出行動;賢治則說直子是一個膽小鬼,不敢往壞處想,無視痛苦及疼痛。雖然表面上,賢治是個精英,但他無法堅持到底, 甚至一手毀了自己的前途,這樣的他和沒有固定工作,對未來沒有明確規劃的直子,其實十分相似。


賢治對直子說:「我們一起死吧!」所以直子才會在那張賢治喜歡的富士山火山口海報前說:「我們就這樣抱著,一起被那個富士山的火山囗吸進去吧。」賢治想死可能是因為和直子不倫關係的罪惡感,也可能他對「活著」感到痛苦,不想扛起人生的責任,確實原因我們不得而知,但可以確定的是他有「死亡」的念頭,並且他被火山口給吸引。直子說,可能因為是家人的關係,她和賢治的身體十分契合,相處也很愉快,但他們倆個不能結婚,如果可以被火山口吸進去,就不用再為難了。


天災是無可奈何的,也非個人力量可以阻止,小說中的末日災難,反而成了賢治失敗人生的一個出口,他不用再努力地賺錢,辛苦地追求成就,也不需為了未來,放棄現在的享受,他不用再被嚴厲的倫理觀綁住,可以活得自私自利,以自我為中心,任意地滿足自己的慾望,反正富士山就要爆發,日本要毀滅了。到此,賢治終於可以過著那種直子所說的:「活著就很快樂」的生活方式,過去未來通通消失了,他打算和直子不斷地做愛,這就是他現在最想做的事,也是他認為最能把握當下的方式。

...

另一半


一個人的時候,才知道原來早就離不開倆個人的日常。今天必須用撐衣竿才可以把衣服掛上去,曬衣繩是另一半伸手就碰到的高度,外面正在下著穿雨衣也沒有作用的大雨,他卻偏偏剛好在這時走在街上。搬了風扇讓人工的大風代替陽光對著衣服吹,看來今天又不會乾,台灣的冬天不是乾冷到靜電,就是溼冷到發霉。


回到客廳把窗戶關上,右邊靠近電腦的那扇,他出門前已經關了。坐在沙發上屬於自己的角落,今天聽不到從一旁傳來的敲打鍵盤的聲音,還有那些他在工作時的自言自語。我依舊在同樣的時間做著和平常相同的事,只是不打算出門買午餐,把冰箱裡有的剩飯,拌著雞肉和海苔,沒有打開電視,無聲地把飯吃完,他一向都是一吃完飯就整理桌子的人,餐盒在桌上被放了一會,然後我站起來把它拿去洗。


到了午睡時間,躺下前,抬手扭腰,敲敲大腿,躺上床,繼續做一些腿部運動,把肚子裡的食物都消化的差不多以後,雙手一攤躺在床中央,陽台風扇轉動的聲音聽的很清楚,平常我都會譏譏喳喳和旁邊的他講個不停,轉頭看看一旁的空位,今天的我很安靜。原來我就是一個不愛講話的人,認識的人裡面只有另一半說我是個活潑好動的人,如果他不在,那我的個性裡的這一半也會跟著不在。


醒來後,我決定要出門,才不管外面是否在下著惱人的雨,在準備穿上雨鞋前,雨變小了,趕緊拿著要還的書,往圖書館的路上走去,腳上的鞋還是溼了,天氣卻沒有想像的冷。圖書館裡有不少人,可能也跟我一樣在家待不住,出來晃晃。好在要借的那本書,擋在前面的沈重書櫃已經被移開,是不是上次他幫我移開後,就沒人動過了?有可能,畢竟這區的書沒什麼人會讀。提著一袋書,獨自走到附近的市場買晚餐,他叫我不用等他。


買了人氣排骨便當,還在對面新開的甜湯店,買一碗上次說好要一起嘗試的紫米薏仁湯。天變得更黑一點,走在巷子裡,新開的咖啡店發出溫暖的黃色燈光,原來週末的生意還不錯,平常和他路過的時候都沒什麼客人,下次再和他來嘗鮮吧。回到家,向管理員拿了包裹,新買的雨衣送到了,一件藍色,一件粉紅色。


吃完飯,把衣服收回房間,拿出烘被機,下大雨的日子裡,要是沒有它,衣服就只能發臭,等會來看書好了,邊攤平衣服,邊在腦中思索,這時放在客廳的手機響起來,是另一半打來說要回家了,回到家的第一件事,要跟他說什麼呢?





...

《 狂喜書寫》-黛安娜·拉布


《狂喜書寫》的作者黛安娜·拉布鼓勵我們寫作,她認為寫作能幫助我們找到生命中的狂喜(bliss),也就是那些有助於人發揮潛能及活出極致的事物。寫作是種治療,書寫內心和過往經驗能讓人獲得療癒,作者在書裡提供了轉化人生的七個步驟,使我們能夠述說出自己的故事,並且附上許多寫作練習,帶著讀者一步步探索內心。


*寫作能成為療癒

把每一次的書寫都當成一次自我探索,而非痛苦的舊事重提。


你的生命有一道貫穿的故事主軸,寫作可以幫助你去發現它,而這過程也可用作成長和轉化的跳板。


卡爾·葛利爾:「當我們在寫自己的故事時,就不再對生命中的事件感到困惑,因此,我們取回了丟失的智慧;若我們與過往的創傷記憶,感覺或領悟斷開連結,可能就無法從中獲得智慧。」


創造是一種尋找價值感的方式,也有助於你建立自我的價值感。創造是大自然中一種強大的力量,創造的行為表現會將喜悅和美麗帶入我們的生活中。


*如何寫

非流水帳式的記錄一切,而是著重在感受和想法上,從身體五感出發,表達出自我的需求與渴望,勇敢揭露「內在的自我」,寫出你的「情緒真相」,誠實面對那些困擾你的情況才可能轉化人生


寫自己想寫的,而非你認為別人想聽的。


潔思敏·沃德:「當你往痛處寫時,你將獲得最有威力的素材。不要逃避它,不要遠離它,不要只寫容易寫的東西。分享我們所面臨的艱困事件,因為這些事件正可顯示我們的人性。」


反思性寫作要問的問題是:我的故事真正的意義是什麼,以及我寫下故事的場景時,有什麼感覺?真正要問的問題是:你要如何詮釋你所經歷的故事。


要寫出一個動人的回憶錄,你需要在虛構和紀實之間找到平衡。沒有人說回憶錄就是事實,它應該與真相有關,而真相通常是記憶混合想像的副產品。


決定要說什麼與不要說什麼是最具挑戰性的事情之一。囊括那些關於故事,或與個人的成長,轉變有關的各種要素。你在開始寫作時,要先在腦中針對你的生活提出一些問題,並把這些問題當成焦點。


不要從「我好命苦」的觀點來寫,因為讀者很快就會覺得厭煩。記住,讀者要看你如何從過去的經驗中成長和轉變,而不是沈溺於其中;他們想要知道你的經驗如何改變了你。


避免過度自省,而是把故事融入或織入普通的真理或情緒,以較寬廣的背景脈絡來檢視你的人生。


記得要「展示」,不要只是「敘述」。讀者應該聽到、聞到、摸到和看到你所經歷的一切。

...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