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為什麼孩子要上學



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,以孩子們為對象所寫的散文集《為什麼孩子要上學》,收錄了十六篇文章,作者回憶童年生活,寫下對求學、讀書作學問、和人生的看法,希望能對學童們有所幫助。他借用夏目漱石的《心》說到:「當我的鼓動停止時,如果有一個新的生命在你的胸中停駐,我就很滿足了。」這也是他寫這本書的願望。


作者常常會思考許多問題,還會仔細研究語言的意思,並且留存閱讀紀錄,他認為即便問題沒有解決,能擁有沈殿思考的時間,之後回想這個過程,也會知道那是非常有意義的。作者的父親教導他,在發問時,要想好自己到底要問什麼,然後也要試著自己回答,我想這在不知不覺中也訓練了作者獨立思考的能力。他會思考「為什麼孩子要上學」、「人為什麼要活著」、「想要變成怎樣的人」之類的問題,然後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。


孩子要上學,因為在學校可以繼承所有在我們之前的孩子們的「語言」,並且把這語言變成自己的,這些語言能使我們充分瞭解自己,與他人連繫。這裡所指的語言,是種知識、經驗、常識和學問的集合體,包含國語、理科、算數、體操、外語和音樂,也就是在學校這個場合和其他孩童一起讀書和遊戲所學到的一切,我想不光是在教室內的授課内容,跟同學們的互動關係,也含括在「語言」之內。


人為什麼要活著?這個問題有「用怎樣的方法」以及「為何」兩個層面,如同我前面所說的,《心》這本小說裡的老師回答了這個問題:「請好好記住。我是用這種風格活著」還有「在死後,讓思想流傳下去」。用自己判斷過、審視過後所選擇的人生道路,以自己感到驕傲的風格活著,並因此被人記住,這也延續了大江健三郎所謂「繼承」的概念,讓自己的思想變成世代傳承「語言」的一部分。


大江健三郎想要變成一個勇敢的人,小時候一位校務人員,為了保護學生,隻身勇面對兇狠的山犬。他嚮往此人那勇敢無畏的態度,他敬仰高尚的人品和人格,那是種蘊藏在人內部的東西。下定決心持續努力朝著「理想的典範」前進,總有一天會變得愈來愈好。


書中提到的學習方式是「柔性」學習:一種有彈性、不屈不撓的學習方式和態度。柔性有「撓」的意思,也就是在面對壓力時,不被折斷,這也關聯到了該如何活著的這個問題,作者說不要讓自己做出無法挽回的事,那包括殺人和自殺。「以暴力加諸他人將之殺害,以及對自己加諸暴力自殺」。因為壓力和生活的難題,而痛苦萬分時,作者鼓勵我們要擁有「再等一段時間的力量」。把當下無法解決的難題,像解數學題一樣,暫時把它放在括弧內,放置一段時間後再來看看,等待之後,再來計算「活著這條龐大的算式」。在等待時,或許問題就能獲得解決,也或許在忍耐的這段期間,自己成長健壯了,變得有智慧,累積了經驗和資源就能夠解決問題也說不定。所以不要衝動因此做出無法挽回的事,要相信「總有一天可以扳回一城」,要培養柔性的力量。


Quotation 

1.「所謂的老師,本來,至少如同柏拉圖的《米諾》(The Meno)以來所認定,並不是一個知道怎麼去教未知者的人,而是可以把學生心中的某種問題,重新再創造出來弄清楚,以此為工作的人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,他的策略是把學生無法用語言說清楚但是知道的事情,由他來再做確認。他們所專擅的事情是把人們心中壓抑者、阻礙對真知更瞭解的各種力量,將之破壞。這就是為何老師要比學生問更多問題的理由。」p96


2.有位叫柳田國男的學者,把「模仿老師所教導的事物,以照本宣科的方式做出來」稱做是「學」,等到自己可以活用了,就稱之為「覺」⋯⋯然後,不用別人教,自己也可以做判斷的時候稱為「悟」。


3.⋯⋯從小開始為自己而讀書,是可以不間斷地持續一輩子,這是從我自己的經驗得來的體悟。我想說的是在孩提時代,想過「好,我就這麼活下去」然後開始以自己方式生活的人,也將會一生持續下去。若還有什麼要補充的話,就是要請大家記得要適時地修正,讓自己往更好的方向走去。p109


相關閱讀:《個人的體驗》-大江健三郎

...

年末啦⋯⋯



每到年末就會試著回想今年一整年做了些什麼事,但最近我在學習不再用「做什麼」來定義自己,而是去感覺單純存在著的事實。做為一個人,一個有機體,我活在這世界上,學習、感受、體驗、和他人互動,產生關係建立連結,為自己能有活過一次的經驗而驚奇不已。以前老是覺得應該要完成某些目標,達到特定的成就才能開心起來,結果心裡總想著那些得不到的,把自己弄得痛苦不堪,然後我讀到了一句話是這樣說的:「你不可能要什麼有什麼,可是你會得到你需要的。」如果人生可以得到的幸運有其定額,我希望將它們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,於是我很認真的問自己,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,到最後我發覺其實很簡單,「我愛的人們,能夠身心健康地陪伴在我的身旁。」


當然新的一年還是會有很多想做的事,但我漸漸明白,計劃或目標會變動,而且很多目標不是只靠努力就一定會達成,像是在競賽中得名、錄取某間學校(公司)、得到某個機會⋯⋯太多了,但每每只要目標沒達成,就覺得失望或對自己感到懷疑,這樣循環似乎會把人逼瘋,我只想放過自己,走出循環。這並非放棄嘗試或努力,而是我想學習著如何以更健康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目標和夢想。


我最近的目標是成為一個有風格的人,這在上一篇<東京旅遊二、三事>裡也有提到,這一陣子我常在想自己的風格到底是什麼?不只是打扮穿著之類的外在形象,又或者是擁有什麼樣的物品,而是整體而言,「我」這個人,到底是怎樣的?待人處事之道、人生哲學、價值觀、想表達的思想和言論、我的信念等⋯⋯我想必需更加瞭解自己,才可能由內而外地呈現出屬於自己的風格。我希望顯現出來的是真實的風格,而不是為了「展演」而勉強或改變自己,對自己是誰,感到自由自在,這才是我所追求的風格。若在新的一年,能更加認識自己,應該能少些徬徨。


2023年的最後幾天,我想用感謝的心情來回顧一年,謝謝所有發生的和沒有發生的,謝謝陪伴在我身邊渡過喜怒哀樂的另一半,謝謝我的家人和朋友出現在我的生命裡,然後也謝謝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們。不只祝大家新年快樂,也祝大家每天都快樂。☺️

...

《松浦彌太郎:我對投資的想法》-松浦彌太郎



《松浦彌太郎:我對投資的想法》並非是本教人如何理財的書,而是要我們為了創造出想要的未來,而投資現在的自己,思考當下的選擇,將未來導向最佳狀態。不只是金錢,而是考量生活中的各個面向,有意識地培養習慣,做出改變,採取行動。如同金融投資,對自己的投資也需要時間的累積來獲得報酬,持續付出努力,總有一天能變成自己期望的樣子。


松浦彌太郎認為投資自己能獲得最大的報酬,思考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,依此為基礎,考量必需學習些什麼或付出什麼行動,才能達成願景。不管是工作或是生活,想像未來,在此刻規劃出能朝目標前進的路徑,發揮自律,堅持自己定下的規則,每一次的選擇,都會對未來產生影響。不只管理金錢,還要管理時間、健康和人際關係,重點在於如何過得有意義,是否有所成長,並且思索如何有所貢獻。


投資自己包括金錢和時間,好比把收入運用在學習新知或技能上,所投入的資源,到頭來會成為工作上的助力,好比為了提升自己的健康狀態,投資了在運動上的時間和花心力調整飲食習慣,有了健康的身體便能順利地完成生活中的各種要求。投資自己的時間和金錢都會成為豐富人生的養份,並且讓我們擁有作為人生基礎的身心靈健康。為了縮短「理想中的自己」和「現實中的自己」之間的距離,隨時都要思考,是否有把時間和金錢做有意義地運用。


至於金錢,松浦彌太郎說:「要讓金錢喜歡你」,要讓金錢喜歡我們運用它的方式,這樣它就會跟著我們。作者強調金錢不是用來滿足慾望的工具,而是社會信任我們,所以交給我們使用的票卷,增加收入,其實就是增加信用。別人信任我們,給予我們工作機會,於是有了收入,而獲得收入後,用它來投資自己,磨練技能,吸收新知,然後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,又得到更多收入,因此開啟良性循環。所以比起「如何賺錢」,作者認為審視自己「如何花錢」更重要,增加收入的方法就是「自己動腦思考、自發學習,並自行確認。」


在「過上豐富生活的松浦式提案」,作者描述了自己的工作觀,他提到他的職業是「松浦彌太郎」,他想以這個獨立的個體對社會做出貢獻,成為一個「優秀的工具人」。勇於嘗試新的領域,走出舒適圈,因為那會讓自己學到新的東西,得到新的體驗,因此可以遇見未知的自己。把自己丟到「如履薄冰」的情境,抱著戰戰兢兢的心態,努力學習,這樣就能獲得大幅成長。對於人生沒有動力或缺乏目標的人,只要不斷學習下去,就會發現下一個目的地,換言之,沒有學習不只不會成長,還會對人生失去追求。


最後做好身心準備,抱著好奇和開放的心態,控制惡慾,增加自己被社會和他人的信任度,再投資自己之後,耐心等待。該休息的時候不勉強,休息指的是「和必須做的事保持距離」,放鬆不硬撐,藉著休息日徹底維修自己,讓身心回復健康,是自我投資的基礎。






...

東京旅遊二、三事


剛從東京休假回來,這是第一次去日本,每個體驗都非常新奇好玩。很開心,雖然每天都像行軍一樣在走路,一天將近二萬步,對一個老是宅在家,以及到哪都靠機車代步的人來說,腿力實在不勝負荷。不過旅行只是體力活,讓身體勞累,心中就沒了雜念,單純想著今天要走多遠,走多久,下一個休息站在哪。該如何保存體力和控制預算是道簡單的數學題,即使半夜醒來,很快就會入睡,因為所有煩惱的事都在一個勾不到我的距離。


旅途中,經常感到餓,食量隨著走路的量跟著加倍,身體為了應付突增的運動量和低溫,不斷渴求卡路里。在台灣時,很容易就覺得飽,但這段期間,即便吃完一整個套餐也沒問題,晚上回飯店還養成吃宵夜的習慣。什麼飲食管理,注意體重,全都被拋棄,告訴自己一定要吃,否則沒有力氣走下去。在東京街頭不能吃東西,不只是不能邊走邊吃,連停在路邊角落吃都有礙市容,買了三明治想在店家旁的空地吃也不行,被請到了二個街區外的小公園,已經累到不行,還要找什麼公園,真的是⋯⋯


出發前就知道,不能邊走邊吃,心想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,沒料到不是「是否在行進中」的問題,而是在戶外吃東西基本上都不行,只能找餐廳、咖啡店、公園、美食街或公設椅子(但路上都沒有椅子啊⋯⋯)之類的地方,連便利商店都禁止飲食,難怪東京街頭如此乾淨,不只看不到垃圾,連垃圾桶都看不到。去逛聖誕市集,買來的食物也只能在規劃好的飲食區吃,是說食物在冷風中吹,好不容易走到飲食區,找到座位,都冷了,和台灣的市集跟夜市很不一樣。看著大家都乖乖地手拿一杯熱飲和沒有附蓋子的餐點,慢慢走到定點享用那已經半冷的食物,真心佩服。


去東京時的溫度每天大約都是10度上下,對我這個怕熱的人來說,其實不算太冷,不過因為肚子餓再加上疲累,有時身體會失溫,吃飽一點,就不覺得冷。基本上我就穿三件,連襪子也沒穿,每天趴趴走。因為室內都有暖氣,一進去就覺得熱,尤其是地鐵,熱到我不只脫外套,連袖子都要捲起來,但是東京人卻完全不怕熱,穿著大衣、帶著圍巾和帽子,都不用脫,又不是一、兩站的距離,怎麼有辦法忍耐的住?


日本人真的有禮貌,講話輕聲細語,在地鐵裡不會大聲聊天,明明對方完全沒被打擾,也一定會道歉。用餐時,舉止優雅,一口飯一口湯,慢慢吃,坐姿端正,吃飽後,收拾乾淨,把餐具放到回收台。這行為的充容和優雅還表現在他們的站姿,直挺卻不僵硬,有些人在地鐵車廂裡可以不必扶,不必拉,空出雙手滑手機或看書,還一派輕鬆。穿著打扮和妝容沒有勉強或過度感,似乎每個人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風格,很合適很相配。


商品

要在東京當個極簡主義者應該很不容易,慾望一再被每樣高度設計的產品挑起,美麗、可愛、優雅、時尚,任君挑選。東京到處都可以看到經過巧思製造的商品,商品是展覽品,吸引目光,也吸走了現金。在日本旅遊不怕買不到紀念品,而是選擇太多不知如何做決定。花時間找,用心逛,很容易就能找到價格合理又令人心動的物品。


東京不只商品美,建築物和風景更美,空氣清新,照片隨便拍都有種透明清徹感,它的美,鏡頭補捉不來,眼睛看到的美,在照片中少了驚喜和崇敬。銀杏開滿了街道兩旁,楓樹點綴,走在路上,不經意的一角都能成為電影中的場景,讓人想像自己是電影裡的主角坐在長椅上互訴衷情。


東京的美也有後遺症,回家之後,我帶著被洗禮過的目光檢視自己的擁有物,變得挑剔不想隨便,明明累了,卻一直整理和進行斷捨離,破的、爛的、從不使用的,都和它們道別,我也想整個人看起來恰如其份,優雅知性,擁有屬於自己的美。


終於明白為什麼有許多人喜歡去日本旅行,因為它的美會令人上癮。

...

《工作排毒》-陳夏民


逗奌文創結社創辦人及總編陳夏民所寫的《工作排毒》,描述他因工作而過勞,忽略了生活和健康,不斷累積的壓力和疲勞,使他對心愛的工作漸漸產生負面情緒,這股情緒甚至漫延到生活各個面向。作者在書中紀錄自己過勞的心路歷程,告訴我們他如何排毒和復健的方法,重點是要設定各種界線,和工作、職責、人際關係以及這個世界,保持一個能讓自己喘息的距離。


最近剛好工作壓力也很大,常常下班後還在思考著工作的事,這本書來的正是時候。它給我最大的領悟就是即便做自己喜歡的事,也是會身心俱疲的,倒不如說,就是因為喜歡,所以不停消耗自己而不自知,直到健康狀況不再允許,才驚覺付出了多少代價。作者說:「最愛的工作已經變成惡夢的源頭」,明明是因為興趣才投入了一切,最後卻只剩下恨,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不願意走到這一步。「排毒和復健」,是為了能長久地從事自己的志業,必須採取的行動。


要排毒,要先意識到自己已經中了工作的毒,像作者開始厭世,拖延症嚴重,他甚至看到書就反胃想吐,除了心理壓力和負面情緒,身體也出現問題,好比忽胖忽瘦,得了鈣化性肌腱炎。每個人的職災可能不盡相同,但停下來,好好關注身心狀況,就會發現自己平常因忙碌而忽略的警訊。把過勞當成是勳章,用來顯示自己的成就,想得到外在的認可和掌聲,不斷地要做得更多更好。我們將自我認同和工作成績捆綁在一起,為了成為一個「有用的人」,即便再累再辛苦也不休息,作者說的好,這根本就是「神精病啊啊啊啊!」。當然這不全都是個人的問題,當這個世界的價值觀就是如此,我們很難不被影響,很難不藉由做些什麼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,我們會忘記生命本身就是可貴的,我們應該要「擁有不需要證明的自信」。不討好,不炫耀,不貪心,懂得拒絕和放手,是排毒的關鍵。


適可而止,不因為有趣、有創意和有利益就不停追逐新的工作項目,這會讓待辦清單愈來愈長,最後只能過著被deadline 追著跑的日子,然後那些最重要且最有意義卻不緊急的事就會被延誤。我們被「刺激-反應」的模式制約,再也空不出心力和時間,壓力逐漸累積。對完美偏執,以及想掌控一切的慾望,增加了額外的工作量,作者提到:「八十分就可以Go!」,這樣不會把自己累死,也能趕上進度,還有品質也可以很穩定。所謂的完美並不存在,重點是他人根本看不出八十分和八十五分的差別,為了那五分而延誤截止日或過勞並不值得。


作者的復健法,除了真的去做復健治療外,他也開始運動健身,因為健康的身體就是一切的基礎。另外作者也分享自己的工作編輯術,包括檢視工作流程,紀錄路徑,這樣當問題發生時,便可以針對特定環節做出改善,也能增加工作效率。在選擇行銷工具時,不用貪多或新鮮,別人都在使用的工具也不一定適合自己,有穏定性和可控性,並且能滿足自己需求的就是好工具。也要好好整理及歸檔所有的資料和文件,建立出一套資料庫,以便檢閱和查尋,這樣能帶來秩序感。然後就是爭取時間休息,要記得「投注在工作的每一分鐘,都是從生活那一端強行剝奪而來的」。最後,要是努力了很久之後還是不行,允許自己放下,也是保護自己不會壞掉的方法。



P.S. 致電子報的訂閱者,下星期(12/11—12/16)停更一週,需要休息充電。若是想讀點文章,可以上我的部落格「文學女孩的開卷日常」逛逛,裡頭有超過八百篇文章,或許會有你們感興趣的主題,不然就讓自己眼睛休息一下,去外面走走,放鬆身心也不錯喔!我們下下週見🤗










...

(盡量)隨遇而安



我是個不喜歡嘗試新事物的人,穩定沒有驚喜,代表著不會有意外的發生,就不需要花費心力去適應和調整,改變在我看來不是件好事。腳上穿的鞋,每一年都會重買一雙一樣的,因為很難找到適合腳型的鞋,它即將停產,讓我感到困擾。第一支智慧型手機到現在沒打算換新的,哪怕已經有幾十代不同的機型。同樣的美劇,我會一看再看。和我不同,另一半總是喜歡嘗鮮,新上架的飯團口味,新的工具,新的技術,不一樣不是問題,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解決問題,發想新的產品。


做和平常不一樣的事情有冒險的成份,而我是個保守的人,能夠承受損失和風險的能力很低,即便是一點點不方便和麻煩都不喜歡。通常我都是被動地做出反應,很少主動出擊,就算知道應該要做出決定了,也要拖到不得不。最近的例子是,預定在十二月的旅行計劃,到了十一月還沒開始準備,因為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對我來說不是渡假,是和日常生活不同的改變,有很多未知,為了將未知減低,通常要花很多時間準備,而這個過程,使我在還沒出發前就已經耗盡能量。隨興不在我的字典裡。


當然會精疲力盡,因為總是想掌控一切,確保每件事都順利進行,為了找出一間合適的飯店,花了一、二個禮拜,也和飯店人員聯繫,確認房間備品,結果住進去後才發現冷氣壞了。花了最少的時間和金錢到達目的地,卻只玩了半天,就因為公廁潮溼的地板滑倒,扭傷腳踝,行程被迫結束。延遲的火車、天氣不佳取消的航班、突然停駛的地鐵,盡是一些會讓人想發出連聲咒罵的事。如果這個時候,能學習著放輕鬆,能隨興一點,或許不會讓事情變得更糟。最近學到一句話是這麼說的:「並不是你掌控了所有事情,而是事情自己受到了控制」,混亂亦或是秩序自有它的定律。


即來之,則安之,船到橋頭自然直,還做不到這些事,但想做到,因為不願意累壞自己。從新設定認知,改變雖然不一定是好的,但也不總是壞的。從小事情開始,從那些改變成本較低的事做起,吃個不同口味的飯團,應該不會產生多大損失。多接觸以及輸入改變帶來改善的例子。最後就是提醒自己,決定好的事,一樣可以被改變,可以喊停,但不嘗試就喪失了可能性,犧牲了那些可能變得更好的未來。

...

《自我調整的習慣》-小林弘幸



自律神經專家小林弘幸醫生所寫的《自我調整的習慣》,提供了
108條行動準則幫助大家獲得身心平衡,避免自律神經失調,達到能夠完全發揮身體實力的狀態。這些方法包含調整周遭環境、時間、人際關係、身體、飲食、行為模式、精神和自我特質。方法都很簡易且可立即操作,從微小處著手改變,建立習慣,慢慢地就可以調整狀態變得健康。


作者強調「不生病的狀態」和能夠「百分之百發揮身體實力的狀態」是不相同的,即使身體沒有病痛,卻提不起勁或是疲累不堪,也會影響生活、學習和工作的品質。所謂健康指的是「優質的血液在體內順暢地循環」,而自律神經便控制了血液循環的功能。自律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,前者收縮血管,活化身體機能,好比油門,後者舒張血管,讓身體休息、恢復平靜,好比煞車。因此為了健康,我們必須隨時注意兩者間的平衡與活力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讓身心保持冷靜、沈著與平穩,所以不累積壓力、減少會引發焦慮不安和憤怒的情境會有所幫助。


早上到中午期間交感神經較活躍,到了該休息的夜晚時間則是副交感神經占優勢,若是該休息時,交感神經還很活躍就會睡不好,身體無法排除疲勞,反之該工作時,副交感神經卻很活躍,就會昏昏沉沉,沒有幹勁。因此瞭解自律神經的運作,適時調整,才能發揮身體實力。許多行為、習慣、思維和情緒都會影響到自律神經,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「有意識地」調節,避免讓自律神經紊亂。


1.調整周遭環境

整頓自己的物品和環境,在需要什麼東西時,都能順利快速取得,就能減低不安。把不用思考的瑣事規則化和自動化,壓力就會減少。預先做好計劃,在某些事情可能會造成問題前,就先處理,便可避免自律神經遭到干擾。


2.調整時間

最適合思考、專注力最強的時間是中午前,在前一晚就想好「該做什麼」就能較快進入狀態。在進食的時候副交感時間活躍,為了消化食物,血液流向腸胃,大腦缺氧會想睡覺,所以午餐後的二個小時只適合做些簡單且不太要思考的任務。另外要充分利用「即將結束前」的專注力,快下班前的一段時間,專注力會提高,可以做最後衝刺。


3.調整人際關係

拒絕那些需要忍耐的人際關係,減少沒有目的的應酬。對於他人的要求或邀請不要立即答覆,要先思考過一天再回答,不照著對方的步調行事,而是依自己感到舒適的模式應對,緩慢平穩地對話。「不見、不聽、不言」斷絕那些會帶來多餘壓力的可能性。


4.調整身體

有意識且專心地補充水分。提不起精神,心情低落就活動身體,避免長時間久坐,因為那會使血液不循環。每一小時至少起來做「5分鐘運動」,包括伸展和深蹲。注意溫差,自律神經對溫度的變化很敏感,切勿陷入「好熱」或「好冷」狀態。不要慌慌張張,要保持「平緩而有節奏」的步調。睡眠品質很重要,為了要睡好,晚餐要在睡前三小時結束,睡前二小時不看電子裝置,睡前二小時前洗澡。


5.調整飲食

吃「六、七分飽」,不要對身體某一部分造成過多負擔,有計劃地吃,若是「一天之中」,有一餐吃比較多,另外兩餐就要少吃。提高腸內菌種多樣性。


6.調整行為模式

睡前要空出30分鐘讓心情平穩,可以回顧一天,想像自己沒做那些做不好的事,而是採取另一種較好的方法處理,以「成功」覆蓋「失敗」,這樣下次再遇到同樣事情,便可採取理想的行為模式。


7.調整精神

找出壓力來源,正確地面對,不發脾氣破壞自律神經的平衡。精神或情緒低落時,先調整身體狀態,再來思考。一次專注於一件事上,把煩惱集中在某個時間思慮,其它時間就不再想它們。在生活中設置重置鈕,有意識地將一切調回正常軌道。


8.調整自我特質

瞭解自己的性格,找到何謂「對自己來說無壓力的狀態」、「舒適的生活法」。不將別人的價值觀或成功模式硬套在身上,而是在「適合自己的領域」用「適合自己的做法」來一決勝負。

...

判斷力



有很多事都不容易,到底要為了這些不容易的事,付出努力到什麼程度,一直以來是讓人很掙扎的事,如果有明確的指標告訴我們何時該停止,何時該繼續那該有多好,當然事情不只不容易,還沒有那麼簡單。有些事可以輕易的放手,另一些使握緊的手心發痛,卻遲遲不肯鬆開,那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,還是真愛,我想連當事人都分不清楚?或許只是種習慣,相同的時間,相同的行為,至少知道可以期待什麼。


如果半夜三點醒來,思考到睡不著,那是因為心裡有煩惱。每個人都想相信自己是特別的,能在人群中脫穎而出,是在什麼時候發現自己其實不過是再普通不過的平凡人呢?是在不斷嘗試又失敗後,在競賽中落選,其他人都會做你做的事,而且做得都比你好的時候。早就知道,不要專注在自己沒有擁有的東西上面,而是感激所擁有的,這樣心理才會健康,可是睡到一半還是會醒來。


如果可以真正的面對自己,誠實的回答一些問題,或許就不會失眠。好比,非得要做這件事人生才有意義嗎?若答案是肯定的,那做這件事的方法只有一種嗎?有沒有可能還有其它的路徑是被乎略的,又或者因為沒有先例,所以不知道可以這樣做?再來就是做這件事一定要獲得某種結果才行嗎?在過程中如果可以感受到快樂和投入,覺得花費的時間很值得,這樣不行嗎?如果感覺到痛苦就停下來,直到做這件事讓人心裡充滿絕望,一想到,就都是壓力,健康出了問題,全身心都發出了警告,「再這樣下去不行」,至少要保有這樣的判斷能力。


有時候不快樂,其實是因為在不對的地方尋找快樂,有時候是因為用錯了方法尋找快樂,好比以為非得要擁有某些事物,達成某些目標才會快樂,直到發現那些快樂是如此短暫不持續,轉眼間又再去尋覓能讓人感到快樂的事物,往復循環。要是快樂不是擁有更多,而是更少,不是加法而是減法呢?又或者在人生某個階段該過的是加法的生活,而到了某個階段就該過減法的生活?有想追求的目標是好事,但可怕的是,我們都把尚未達成目標前的每一天,當成是不必要的過場,只想快轉它們,好讓我們得到成果。這些天都成了配角,被認為一點都不特別不重要,只有升職加薪那天才重要,得獎那天才特別,買房買車那天才值得慶祝,功成名就那天才值得開心⋯⋯


每天都是特別的,每天都值得期待,能夠健康地張開眼睛,從床上起來就宣告了今天是特別的一天,沒有哪一天不該被好好珍惜,只要用心渡過一天,這一天就是值得快樂的一天。停止玩追逐的遊戲,或是自訂遊戲規則,可能就會得到內心的平靜和自由。

...

《 獻給擁抱生命的你》-日野原重明


日本百歲名醫日野原重明臨終前的紀實錄影,以問答形式集結成《獻給擁抱生命的你》,書中回答了關於生命、愛、死亡以及人與人相處等問題。日野原重明用他智慧、人生哲學和經驗引導我們去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,他的話語充滿了力量和溫度,讀完書後腦袋會因為受到啓示而活躍,但內心卻又會感到平靜。


這位百歲名醫對生命充滿了愛,對人生抱持信仰和希望,他對自己活著的這件事衷心感謝。他以倡導生命的可貴為使命,為世人付出他的時間,他說:「所謂的生命,就在你們使用的時間中」,妥善運用時間,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,他強調所謂的「使命」就是「使用生命」,只要時間擁有使用的目的,就有活著的價值。


那應該要怎樣活著?保有自我,秉持著真心,依原本的樣子活著,不被外在的評論和金錢、權力及名聲束縛,去思考並找出屬於自己這個人的生存之道,運用被賦予的條件和環境,做好自己該做的事,認真生活。「認真生活,與勉強自己過活,雖然兩者看起來很相似,其實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。」即使每天忙碌到身心俱疲,要是內心深處覺得生命沒有意義,感受不到滿足和喜悅,這樣子再累再忙也不是認真生活,而是將生命胡亂地燃燒殆盡。去追求真正美好以及有價值的事物,它們擁有不隨時間遞減的永恆性。


即使努力且認真的活著,人生還是會遭遇到許多的困難和不如意,有時也因為無法被周遭的人理解或接受而感到孤獨,盡全力了還是不行的時刻很多,作者說人類是很不可思議的,在疾病和苦難之中仍舊可以生出力量,雖然暫時內心會有抱怨,「儘管如此,但也沒關係」,做了能做的,剩下的只能將一切交給更大的力量,不要失去希望,「在痛苦之後,祂必定為我們準備了極大的獎賞。」


日野原重明活了那麼長的歲月,依舊能保有活力及對生命的熱情,是因為他總是能和新的自己相遇,活再久,都能遇見不同的自己,這是非常有趣且能激勵我們活著的秘密。只要活著就有新的可能性,每天每刻都可以是新的開始,所謂的「重獲新生」,不是倒轉生命,重新來過,而是不執著過去的自己,不斷發現新的自我,珍惜和新的自己相遇的機會。無論活到幾歲都能發現不認識的自己,這和「感動」有關,和幾歲無關,心有所感,所以跳動著,,能否繼續感動,繼續對生命懷著愛情,對可能性抱著期待,才是擁抱生命的證明。


...

強與弱


陌生人的好心,非親朋好友的善意,一直都讓我很感動,那些不是因為出自責任而付出的關懷,不是因為非得如此的自願,讓人相信這世界的美好。雖然不像田納西的劇本《慾望號街車》裡的女主角布蘭琪一樣,需要依靠陌生人的仁慈才能生存,但我懂有時這樣的仁慈能減少多少生命的重擔。


不知道大家是在何時意識到這個世界有強弱之分的事實?不只是各種大大小小不同的競爭和比較,讓人可以判定自己的實力或技術的優劣,也不只是階級地位、出生背景、教育程度之類的分別。而是「成為一個人」,被賦予的條件,為了要活成一個人,而具備的能力,是否能通過考驗,是演化的淘汰過程,適者生存。我一直覺得自己屬於弱者的那一方,常常認為自己不適合當個人,如果真的有下輩子這回事,也絕對不想當個人。


有些人身體狀況良好,強壯健康,心理素質也好,堅韌沈穩,這些人即使世界末日來臨應該也能活下去。一個體弱多病的人在古代可能活不到成年,若是心理不健全,不是會把自己弄死,就是被別人害死。很弱的人需要許多資源和幫助才活得下來,就像剛出生的嬰兒,再努力,也不可能靠自己存活。


成年之後,若還是很弱,就會被視為是種累贅,一種無用的存在,所以大家都很害怕自己是個弱者,想盡辦法讓自己變強,那怕只是一種虛張聲勢。就算需要他人的協助,依靠他人活著,也必須讓自己變得「可愛」,讓別人心甘情願地付出,就像嬰兒一樣,這是一種生存的技巧。而一個成年人如何變得「可愛」?將外表變得有吸引力,將行為變得順從親切,將自己的存在變得毫無侵略性。這是一種交換,為了換取活下去的資源,或尋求強者的庇護,弱者將自己奉上,任由處置。


弱者的生存機會掌握在強者手上,所以當然必須依靠他的仁慈和好心,說到底沒有所謂的規範,可以迫使強者接受照顧弱者的工作,那是種額外的負擔,律法無法規定,即便訴諸道德或情感也無法真正使強者心服。所以社會福利老是窒礙難行,所以申請各種生活補助,都會有一大堆的限制,終究就是因為強者沒有責任需要幫助弱者。唯一可能改變這種情況,就是強者們的擔心以及未來的不確定性。


強者有一天身體可能不再強壯,心理健康也出現了狀況,運氣不再站在他那邊,月圓月缺,強者成了弱者,這時他們也必須依靠陌生人的仁慈和善意,他們會慶幸自己過去的良善和付出,他們會感謝自己沒有將需要幫助的人拒絕在門外。


所以雖然你和我一樣可能認為自己是個弱者,柔弱不堅強,需要依賴他人才活得下去,但一個人再強也無法靠自己生存,一個弱者也是盡自己所能活著,弱者所承受的本來就比較多,強者的一場小感冒,可能會要了弱者的命,心裡的挫折更是如此。即便我們需要強者才活得下來,但是弱小的老鼠有一天也了救了強大獅子的命,就像《伊索寓言》故事「獅子與老鼠」。最終無論我們是強是弱,都必須依靠陌生人的好心而活。


*一頭凶猛的大獅子放走了一隻不起眼的小老鼠,而這隻小老鼠後來反倒從獵人的陷阱中救出了獅子。

...

《一橋桐子(76歲)的犯罪日記》-原田比香



原比香的小說《一橋桐子(76歲)的犯罪日記》,描述一位獨居老人面對未來的不安和無力感,只能靠老人年金和微薄的工資度日,萬一有天病倒就付不出房租,沒有依靠的一橋桐子就只能流落街頭了。「要是能夠坐牢的話,就不用再擔心住處和食物問題,而且看醫生也不用花錢」,抱著這樣的想法,桐子開始尋找不會給別人造成麻煩,也能住進監獄的方法。


桐子在室友知子過世後,突然意識到自己一無所有的事實,付擔不起本來一起居住的房子,只能搬遷,和姊姊一家不親近的桐子無法獲得親人的幫助,「好歹也要自己一個人處理好自己的結局」,桐子發覺不得不活下去,也是個難題。從電視上得知,有許多年長者會故意犯罪,為了能夠有棲身之處,於是桐子嘗試在超市偷東西、印假鈔、幫高利貸介紹客人、計劃綁架,甚至殺人,然而心地善良又膽小的桐子不要說犯罪,反而在過程中認識了新朋友,還因此看到未來的曙光。


桐子是一位打掃清潔人員,工作認真,打掃仔細,熱心善良的她還會幫忙清潔租屋處附近的環境,所以得到了房東和雇主的信賴。雖然一心想犯下足於被關上好幾年的案件,卻以不傷害人和對方自願的情況下做這些事,因為不斷找尋能犯罪的機會,她沒有孤獨地窩在家𥚃,反而踏出舒適圈,為了能得到關於刑罰的訊息,她和不同的人聊天接觸,因此結交了能幫助她的人,在知子離開後,建立了新的人際關係,並產生有意義的連結。孤獨之所以可怕,是因為資源/支援的缺乏,這對年長者來說尤其危險,適當的社交連結,能行成一個保護和聯繫網,就像小說裡有個角色就是因為參加了俳句社,才能在身體不舒服時被社員發現,即早送醫。若是沒有辦法得到家人的陪伴,至少要有朋友,這樣還能彼此照應。


書上提到單靠一人的力量要照顧起一位年長者可能不容易,但若是社群和政府也能成為助力就不會負擔過重,這讓我想起「養一個小孩需要一整個村子」,照護年長者應該也是同樣的概念。面對少子高齡化問題,除了政府必需規劃設計完善的配套政策,社區和社群的投入也很重要,要是能建立起社群感,大家彼此互相分擔照護的責任或交換相關資訊,除了能減少照顧者的壓力,還能提供心理支持,年長者能彼此熟識,也可以減少孤獨的感受。最後,有許多年長者還是希望能夠工作,並渴望被人需要的感覺,如果社會願意提供工作機會並給予報酬,對他們來說會是很大的肯定。不歧視年長者,尊重他們的意願至少會是個開始。


*原田比香的另一本小說:《三千圓的用法》

...

休息吧,有些事可以等!


上星期去了台中,來個二天一夜的小旅行,距離上次出去玩好好放假,已經是八月份的事,沒有放假都不知道,原來自己那麼渴望休息,也不知道自己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在工作上。以為沒有上班就能休息,實際上心思根本沒有離開工作,待在家裡,一有空閒就在想工作的事或處理相關事務,根本不是在放假,卻毫無知覺,直到真正出門遊玩,才明白自己有多累多忙,腦袋有多久沒有放空。有人說休息了就會開始生病,我想那是因為在休息之前身體就病了,不過是苦撐著,撐到哪一天,再也撐不住身體自然就會罷工。休息給了我們機會把大問題變小,在變成完全無法修復前停下來。休息讓身心回復健康狀態,它的回報系統才能再次發揮作用,在身心崩潰前拉我們一把,休息才會發現,我們讓身心承受了多少壓力和有害因子,在平日才能提醒我們要懂得善待自己。


有時候我們會告訴自己,再拚一下,再忍一下,下次再休假,這陣子比較忙,等事情沒那麼多,再來休息,然後我們會發現,這一天永遠不會來臨,老是有新的專案要進行,新的截止日期要追,手上永遠有各種任務,根本沒有所謂的完美休假點。不然就是我們會告訴自己,沒有那麼累,沒有那麼辛苦,再撐一下,不會怎樣的,連續好幾個週末加班,也沒什麼,我可以的,結果身體累積了疲憊,內心充滿了不滿情緒,變得焦躁易怒,耐心極低,隨時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將我們引爆。「Keep going 」的代價或許是「keep dying both inside and outside」。


休息有時會给我們帶來罪惡感,設定好工作結束的時間,並確實遵守,意外地需要自律,控制自己想回信件和訊息的衝動,管束那些在腦海中浮現的關於工作的想法,萬一真的克制不了,就把它們全都寫出來,然後放在一旁,等到工作日再處理。休息時,選擇真正能讓人放鬆的活動,離開電子裝置,接近大自然,和他人做有品質的互動與交流,製造讓自己能夠持續回味的體驗,那些值得回憶的時刻存在於心裡,而非在裝置裡。要從事什麼活動,最好要先有個計劃,否則很容易因為臨時想不到要做什麼,於是又跑去工作,或只是毫無意識地滑著手機。


最後還要注意自己給大腦下的回饋機制及連結,有些人工作壓力大會瘋狂購物、暴飲暴食或盯著螢幕連續好幾個小時看影片,當這樣的模式不斷重複,我們的行為就會被制約,養成習慣之後就很難改變。相反地,如果壓力大的時候,就去公園散步,呼吸新鮮空氣,便可在大腦創造一個正向連結,變成壓力-去散個步,這樣當每次壓力出現時,就會渴望去散步、運動、冥想、園藝、桌遊、泡澡⋯⋯,初始的連結很重要,避開那些傷身又傷財的活動,建立一個良性循環,才不會讓我們越休息越累,完全沒有充電的感覺。萬一真的想不出要做什麼的話,深呼吸幾口,讓眼神失焦,讓大腦放空,這樣能啟動副交感神經,使人感到放鬆,所以我現在有空就會發個呆,望著窗外做白日夢,給自己單純什麼都不做的片刻時光。「休息吧,有些事可以等!」

...

《愈平靜愈有生產力》-克里斯·貝利



《最有生產力的一年》的作者克里斯·貝利的新作《愈平靜愈有生產力》強調為了要能真正獲得生產力,必須要找回內心的平靜,才可以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,避免焦慮和過勞。身處在貪多文化和超正常剌激的社會之中,許多人不自覺累積不少慢性壓力,作者在書中提供實用的方法,幫助我們能消除壓力,專注在工作上,獲得平靜並且享受生活。


「平靜」乍看之下似乎是跟生產力沒有相關,但心理缺乏平靜的人,通常工作效率和生產力也會受影響,因為他們無法專注投入在工作上,心中的焦慮和煩躁使他們靜不下來完成任務,所以平靜是生產力方程式中不可或缺的要素。作者說所謂的生產力,是指能掌控時間、專注力和精力,以便騰出更多的時間和心理空間,而感受不到平靜的人,缺乏專注力,往往必須花更多時間和精力來達到目標。


現代人之所以離平靜愈來愈遠,主要是因為貪多的心態和超正常刺激,這使得人們過勞、焦慮並且陷入長期的慢性壓力狀態,似乎永遠沒有結束的一天。我們永遠在追求更多,老是在和人比較,我們抱有的成就思維,使我們停不下來,一直想做些什麼,否則就會有罪惡感,所以常常陷入不必要的忙碌,只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很有生產力。但是「擁有更多,必須付出代價」,於是過勞的現象出現,身心不再健康。


過勞指的是,精疲力竭、缺乏生產力並且感到憤世嫉俗,可怕的是當大部分的人感到過勞時,他們會忍耐並且調適自己,而非改變環境,因此讓過勞症狀愈發嚴重。過勞和六大因素相關:工作量、缺乏控制、報酬不足(包括金錢、社會和心理層面)、社群關係、不公平和價值觀的抵觸。過勞之所以有害是因為它會累積慢性壓力,最終破壞我們調節壓力的系統,使人再也無法應付任何的突發事件或意外。另外會使我們感到壓力的還有「超正常刺激」。


超正常刺激是那些被過度誇大,且經過精密加工處理的事物,它們使人感到新奇興奮,會促進多巴胺分泌,在科技發達的年代,有許多事物的設計就是要引發慾望和渴求,我們都成了多巴胺上癮者。為了找回平靜,必須實行刺激戒斷,並且在類比世界找出替代活動,降低自己接受的刺激程度,不沈溺在能「即時」帶來愉悅和刺激的事物,只關注那些真正有意義且重要的事。刺激的事物或許能使人短暫忘卻煩惱,但這只是種逃避,問題依舊存在,這類刺激還可能造成更多麻煩。


作者提供了不少獲得平靜的練習,首先要區分出生產力時間和休息時間,該工作時工作,該休息時要好好放鬆。檢視自己的生活,找出慢性壓力的來源,並消除它們。要有目標地行動,而非盲目追求。追求成就和生產力的同時,也應該要保留時間享受成果,並好好品味生活。所謂的品味是回味、盡情享受、讚嘆、感動並且感激,記住細節,全心投入當下,品嚐每一個時刻。注意飲食、多運動、冥想,都能幫助我們找回平靜。我們致力獲得平靜,平靜就會為我們形成一道防護,保護我們的內心不受外在世界的紛擾,最終不只能提高生產力還能使我們變得更有韌性更滿足和快樂。

...

未來想成為什麼


小時候常被問到:「長大想要做什麼?」,答案不外乎是,醫師、律師、老師、工程師、太空人、總統,有錢人,現在則多了個YouTuber。等到真的長大後,有時會回想起當初的志願,不管是否實現兒時的目標,「做什麼」大概就是我們最主要的身分認同,是和陌生人自我介紹時第一時間想到的答案。可是為什麼答案不能是:「我想成為一個善良體貼的人」、「一個充滿想像力又有創意的人」、「一個勇敢堅強的人」?或許是因為一開始就問錯了問題,我在想如果我們從小一直不斷需要思考的問題是:「長大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」,著重在人格特質的培養和品格的形塑,這樣大家是否就不會老是覺得自己的成就不如人,薪水不如人⋯⋯再也不會被外界的評價束縛,而是真心地認同自己,接受自己原本的樣子。


這是一個充滿競爭比較和階級地位的社會,當被問到要「做什麼」,其實並非真的做什麼都可以,在這個問題背後隱藏著一套評比的標準。有些選擇被視為優於其它,但所謂的「標準」,大都是「金錢、權力和名聲」等外在條件,幾乎都可用某些方式轉換成數字來顯示,薪水、頭銜、按讚人數、訂閱人數、觀看次數⋯⋯在科技發達的現代,把一切都轉化成數字,來將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擺在不同的位階上,是如此普遍又平常的事,但平常不代表正常,更離真正理解一個人非常遙遠。一個年薪千萬的人不一定比一個年薪百萬的人善良體貼,一個總統不一定比一個公民,更關心公平正義,一個網紅也不一定比一個素人更勇敢堅強。


如果我們只能用「做什麼」來衡量自己的價值,就很有可能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,在每一件事都可以被變成是比賽是競爭的社會裡,沒有誰可以是永遠的贏家。在老是想著輸贏和高低的世界裡,沒有人可以活得心滿意足,然而這就是每個人每天的生活,所以我們很辛苦我們很累。要是可以停止用「做了什麼」、「成就了什麼」來衡量自己,而是去想我們能「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」,會不會每個人的壓力就不會那麼大,日子也會好過很多?


人類有許多非常美好的特質,利他心、同理心、愛心、正直、良善、勇敢、堅毅、溫柔、真誠⋯⋯很多很多,「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」,代表著我們可以經由學習和努力來打磨這些特質,讓這些特質能夠透過我們顯現出來,讓這些特質在我們身上閃閃發光。我一直認為這才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獨特之處,我們可以藉由努力而擁有某些美好的特質,而這些是不會被奪走,也不是我有你就不能有的零和競爭,一個內心充滿愛的人,一定也會希望其他人的內心也都充滿了愛。小說《小王子》裡面有一句話說:「重要的是那些肉眼看不見的」,若是我們停止用「做什麼」來定義自己是誰,而是用那些雖然看不見,卻十分寶貴的特性或人格特徵來塑造自己,那麼我們就不會擔心有一天老了、病了,無法工作的時候,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。


或許還可以再用另一種方式來問問題:「死後想被人記住的是什麼?」如果可以變成靈魂聽到其他人在你往生時說的話,你希望那會是些什麼?「年薪破千的CEO」、「訂閱數千萬的YouTuber」、「身價上億的富豪」?我希望我愛的人能覺得我的存在能讓他們感受到愛,帶給他們力量和安慰,在每一次想到我的時候內心會有種溫暖的感覺,要是我曾經存在的事實能讓某個人能感到幸福,我就會覺得沒有白白來這世界一遭。


...

《波吉的誕生》-十日草輔


十日草輔的自傳漫畫《波吉的誕生》,內容描述他尚未因《國王排名》出名前的生活。作者在二十幾歲時立志當名漫畫家,他邊打工邊創作,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,可是逐夢過程並不順利,也因為無法融入社會,常常換工作。後來他放棄漫畫,自學網頁製作技術,在三十二歲時成了正式員工。然而內心深處的畫家夢沒有完全消失,作者思索人生,發現自己一無所有,只是徒增年紀,於是他在四十一歲離職,重拾夢想,決定要以畫畫維生。


一週五天,一天十二個小時,是作者為了增進能力而做的漫畫修行,二十三歲的他充滿自信和鬥志,為了畫畫沒有像一般人一樣進入職場,每日窩在自己的小房間裡,埋首作畫。習慣了孤獨的創作,他和社會脫節,害怕出門,也害怕和人產生連結,可是自薦的過程卻不斷碰壁,希望一點一滴流失。最後他放棄成為漫畫家的念頭,開始學習電腦相關知識,然後在三十二歲成了正職員工。


作者形容追求夢想的那段日子彷佛走在黑暗之中,什麼都看不到,也沒有正確答案,相較之下,雖然自學也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,但因為是有答案的學習和工作,有明確的方向和步驟,所以即便辛苦和麻煩,也都能忍受。不過正是因為漫畫修行,才使他培養出忍耐力和毅力,也因為畫漫畫,讓他懂得如何塑造角色,創造故事,這些技能加強了他的企劃和提案的能力,裨益他的工作。 下過的苦功,付出的努力,不會辜負自己,作者說:「沒有什麼事是白費的!」


時間來到了作者四十一歲的時候,他沒有結婚生子,也沒有盡情體驗人生,每天上班下班,回家之後打電動,偶爾更新一下圖畫日記,無法徹底放棄夢想,過著半調子的人生。不願意 活在霧茫茫的狀態之中,他決定給自己一年的時間,專注在畫畫上,「若是失敗了也沒關係,一樣可以獲得無可取代的寶貴經驗。」就這樣,他抱著興奮的心情,重新挑戰。為了不要有多餘的迷惘,他沒有將辭職的決定告訴別人,因為他不想之後有理由可以怪罪別人,這是為了能忠於自己選擇的「必要孤獨」。


當然一開始還是不順利,他先挑戰繪本,後來發覺能使用電腦創作的漫畫比較適合他,最後他回到了漫畫這條路。他研究王道漫畫,歸納整理能夠吸引讀者的要素,然後自律地創作,定期在網路漫畫投稿網站更新作品。雖然擔心負面的評價,但為了能讓作品接觸到讀者,就必須勇敢踏出第一步。作者體悟到「漫畫就是要有人看才會進步」,這樣才能學到如何和人產生共鳴,分享時,也會不安和恐懼,擔心反應不佳或冷淡,這些都是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礙。


出名後,回想二十幾歲的自己,作者認為那時他太過自大,抱著「想被認可」的心態,即便收到批評指教,也聽不進去建議,沒有做出修改,因此局限了成長的空間。「應該要抱著『學習』的態度才對」,承認自己的不足,才能面對它,並且找出改善的方法,能夠客觀的評價自己的作品,就可以針對弱點做刻意的練習,獲得進步。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,或許不用總是積極正面,有時會消沈,過程中也不免挫折失敗,有時要花時間繞遠路,但作者鼓勵大家「很多事情可以靠時間慢慢解決,人的機制就是最後一定可以找到希望。」


...

上了年紀



有時候會懷念以前年代的純樸和簡單,會這樣想,大概就代表自己年紀大了,屬於上個世代。在書本中讀到過去的人,沒有手機和電腦,當然也沒有串流服務,他們的娛樂選擇有限,不外乎閱讀、下棋、散步、繪畫、音樂以及談話。那種認真且深刻的談話,一種不被打擾的交流。《世界之用》的作者尼可拉·布維耶說:「⋯⋯物質的匱乏在某種程度上激發了人們對精神必需品的想望。」


在寒冷的冬季夜晚,和另一半蓋著一條毯子,坐在沙發上,手上各拿著一本書,讀累了,把書暫時放下,稍微聊聊。每天早上和另一半一起準備早餐,邊吃邊講昨天的夢,還有對某個主題的想法。聊天或討論對我而言很重要,很慶幸老公是個什麼都能跟我談的人,回想起來,或許這就是當初可以在一起的原因。那個年代,沒有智慧型手機,兩個還不熟的人,碰巧處在相同的空間,能做的事,就是盡量和身旁的人交談,無法拿出手機隱藏社交的不自在。必須跨出和嘗試,打破沈默和尷尬,也因此開始了關係,哪怕只是點頭微笑的關係,也是個小小的連結。現在很多人都低頭滑手機過馬路,迎面而來的什麼,沒有手機裡的什麼來的重要。


談話和討論那些需要思考,需要條列整理思緒的話題,是在課堂上的訓練,又或者是會議上的簡報。在平日我們似乎不太有機會,針對某個主題做深度的討論和交流,除了沒時間,就是還有其它更刺激好玩的娛樂選項。西方的沙龍,東方的雅集都令我心神嚮往,可以和人談談生命、這個世界,社會問題、文學、哲學、藝術⋯⋯一些我覺得很重要或能引發思考的內容,那種智識和人文方面的交流,不只能幫助我們理解外在世界,得到不同的觀點,也能在對談的過程中,訓練自己的大腦和表達能力。沒有對談的機會,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寫下來,是另一個方式。


那天和同事聊到,對於現在入學考試還要考作文寫作的這件事,我覺得很不對勁。因為我認為寫作就是重寫,是一個不斷修改的過程,是一種表達,不該被規定限時完成。況且若是撇開其創作和藝術性不談,只就功能面論之,日常生活實際運用時,在什情況下必須要在一個多小時的情況下,完成一篇能得到「高分」的美文?同事說這對組織和邏輯思維的訓練很重要,這點我認同,不過有什麼必要變成考試的一部份呢?不考就不會去訓練,可是這樣學生們會變得更排斥寫作,因為寫作是功課,是不得不完成的交辦事項。我覺得作文訓練中,最莫名奇妙的一種就是「日記」,日記這種文類,理當來說,應當是私密不公開的,怎麼會被迫寫給老師閱讀,然後還批改?


然而在現代社會,如果不硬性規定在課堂上做寫作訓練,許多學生又少了一個,可以訓練組織統整和邏輯思維的機會。不過話說回來,這些能力只有覺得重要的人,才會認為需要去做練習,或是要派上用處時,再加強,或許抱著這樣的心態去學習,比較不會有勉強和痛苦的感覺。覺得什麼樣的事物很珍貴,或什麼樣的能力很重要,然後感嘆我們逐漸失去了它們,大概就說明自己真的已經上了年紀。

...

《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》-吉野源三郎



吉野源三郎所寫的作品《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》,在日本被譽為是形塑品格的經典,流傳至今影響許多人。這本書因為出現在宮崎駿最新的動畫《蒼鷺與少年》中,又再次引發閱讀熱潮,在我拿書去結帳時,剛好後面的客人也買了這本書。故事內容圍繞在一位十五歲的少年小哥白尼身上,小哥白尼會和舅舅分享他在學校發生的事以及他和同學之間的互動。舅舅在筆記本上寫下想教導小哥白尼的知識和智慧,包括勉勵他成為一個好人,累積經驗,傾聽內心的聲音,珍惜自己的感受,去思考人生,去學習。文章中也談及勇氣、人與人之間、人和社會的關係、貧富,生產及消費等議題。這不只是一本適合青少年的讀物,而是可以幫助所有讀者理解人生價值和目標的作品。


舅舅暱稱主角為「小哥白尼」,因為主角體會到自己是廣大世界裡的一個小分子,而非「人是世界的中心」,不以自我為中心來判斷事物,就像哥白尼提出的「地動說」一樣,不是其它星體圍繞著人所生存的地球轉,而是地球以太陽為中心轉。舅舅希望主角不要落入自我本位思考的習慣,而是去觀察和理解周遭事物的真相,對疑問追根究底,不要理所當然地接受一切,因為那未必是真理。


小哥白尼的同學浦川,因為便當裡面老是放著炸豆皮而被其他人取笑捉弄,浦川的家境不像同學一般優渥,他必須在父母的豆腐店幫忙炸豆腐。舅舅說浦川和其他小孩不同,並不是因為貧富差異,而是因為浦川已經是一位生產者,而其他人都還只是消費者,享受著他人以勞動生產的成果。這些付出血汗,辛苦工作的人扛起了這個世界,若是沒有許許多多的生產者,社會便無法運作,所以他們是很了不起的人,值得被尊重和感謝,更無需在富人面前感到卑屈。


小哥白尼的父親在過世時留下囑咐,期望他能成為「為人很了不起的人」,舅舅告訴小哥白尼「真正了不起的人」和「看起來了不起的人」是不一樣的。前者在意的不是世俗的眼光,而是從自己靈魂深處去理解人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在哪,並因此激勵自己向上,他們不會因為盲目跟隨別人的價值觀或對成功的定義,也不會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同,就忘了真實的自己是誰。


學習他人的智慧和思想是重要的,但關鍵在於要從自己感受和感動出發,去思考和體驗,這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思想。因為活著的人是自己,所以要自己去判斷去分辨,找到自己的答案,找出屬於自己的「了不起」。


全書的高潮是小哥白尼的好友被學長們霸凌,小哥白尼因為沒有遵守要一起守護朋友的約定而非常自責。他陷入了痛苦之中,覺得自己膽小懦弱,棄朋友不顧。我們做的錯事別人或許不知道,但自己的心裡一清二楚,良心會不斷受折磨。小哥白尼鼓起勇氣向朋友們道歉,請求他們的原諒,後來又重拾友誼。小哥白尼的母親跟他說了一段往事來安慰他,她有一次看見一位老婆婆拿著包袱,吃力地爬上石階,年少時的母親想幫她,卻一直錯過時機,助人的念頭沒有化成行動。在以後的日子裡,母親偶爾會想起這件事,她很後悔,卻無法挽回。然而就是因為那次的經歷,母親知道要把握機會,努力實行自己心裡美好良善的想法,因為錯過了就會成為遺憾,也許行善的機會只有那麼一剎那,為了不再感到後悔,每個時刻都要好好實行良善的想法。


因為母親的這番言論,讓我看見了遺憾和錯誤的價值,它們的存在是為了避免我們留下更大的遺憾和犯下更嚴重的錯誤,若是我們懂得從中學習並且成長,在未來遺憾就會變少,錯誤就會變小。就像母親因為錯過了一個小善行,她之後就變得懂得及時行善,而小哥白尼因為背叛了朋友而內疚自責,深刻反省檢討後,他立志成為一個好人,不是因為父親、母親或舅舅的期望,而是發自內心覺得自己必須成為一個好人,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事。


舅舅曾經說過雖然小哥白尼現在還是個只能依賴他人的消費者,但他也在不注意的時候生產出了不起的東西。舅舅要小哥白尼去思考那是什麼,後來小哥白尼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成為一個好人,「只要成為好人,就能為世界創造一個好人」。一個好人可以為世界帶來良善,因為好人可以創造善行,人活在社會之中,是社會的一個小分子,相互依存串連,一個好人會帶來好的影響,進而讓身旁的人也變成好人,這些人又可以去影響其他人,開啟了正向的漣漪效應。良善會引發更多的良善,世界就能朝良善前進。

...

工作的漫延效應



不知道大家在選擇一份工作的時候,考量的因素有哪些?薪水、距離和工作內容可能是最先想到的,然而工作不只是收入來源,它更決定了我們以及身邊的人,要過的是那種生活。可是許多人卻高估了薪資的重要性,忽略其它可能會讓每天的日子產生變化的影響,以為可以為了金錢而忍耐和犧牲,直到身心都發出抗議,才知道自己失去了多少。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,畢竟每年年薪多少是看得見的數字,很容易衡量高低,至於那些無法用數字顯示的,我們往往缺乏想像,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都不知道,從事一份工作會為生活帶來什麼天翻地覆的改變,實在是太難預知了。


或者在找工作的時候,都該倒過來思考,我們想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,渴望什麼樣的生活品質,才來決定要做什麼工作。每個抉擇都有它短、中和長期的影響,尤其是外在看不到的成本。假設有一個人為了每個月多領一萬元的薪水,而換了一份必須老是加班的工作,回家時間變晚了,減少了和家人相處的時間,工作太多,沒辦法好好吃飯,漸漸地腸胃出現問題,即使加班,工作還是做不完,主管每天都緊迫盯人,壓力逐漸累積,開始心情鬱悶,最後和家人關係疏離,得了胃潰瘍和憂鬱症,生活完全變了個樣。或許我們除了缺錢,還缺乏對自己未來生活的想像力。


我們不只拿時間去換金錢,還拿「可能性」去做了交換,因為我們選擇了一種生活,就放棄了另一種可能的生活,這就是機會成本。如果上述例子中的人沒有為了多賺一點錢,而換了工作,他過的會是另一種生活,有另一種可能性。所以我們不只沒想像力,連好奇心也沒有,不會好奇另一種版本的生活是怎麼樣的,不會好奇如果停止販售我們的時間,這些時間可以用來做些什麼?


「忍耐」是個美好的特質,但不該是毫無條件的忍耐,工作不開心會影響生活的滿意度,自己不開心,連帶周圍的人,也跟著遭殃。如果忍耐是委屈自己,不去爭取自己應得的權利,這不是忍耐,而是懦弱。忍耐應該是為了喜歡的事情才有意義,為了討厭的事情忍耐,一點都不值得。有句話說:「不會給你承受不了的考驗」,換個角度想,是否就是因為不斷忍耐,所以才一直有那麼多討厭的事往自己身上丟過來?當然不是在這裡鼓勵大家像個孩子一樣耍脾氣,只不過所謂的成長應該也代表擁有足夠的判斷能力,可以分辨是否是該忍耐的情況。


以前的我覺得,工作是現實的考量,為了生存不得不付出勞動和時間,能獲取收入是最重要的,把工作和生活切割,即便工作不開心,也可以在不工作的時候做會讓自己開心的事就好。可是工作上的疲累和不滿會產生漫延效應,擴散到生活各個層面。下班之後負面的情緒並不會跟著結束,而是伴隨著我們回到了日常,讓我們攤在沙發上,讓我們跟身邊的人不停抱怨,讓我們晚上睡不好覺,早上起床就感到痛苦,然後有一天我們開始懷疑人生的意義到底為何?工作從來就不只是工作,發年終獎金(如果有的話),一年就開心那麼一天,那剩下的三百多個日子該怎麼過?找工作不只是薪資和獎金的加加減減,也是生活幸福指數的起起伏伏,考驗的不僅是數字能力,還有想像力和好奇心。

...

《 沙與沫》-紀伯倫


紀伯倫的作品《沙與沫》收錄309首短詩,這些優美的詩句蘊藏豐富的智慧和哲理,它們論及人生、生命、存在、死亡、詩歌文字創作、藝術、愛情、友誼、正義和善惡等主題,內容深刻引人思考,卻不難理解,亦不缺乏幽默。


紀伯倫在第一首詩便提到「沙與沫」,人類肉體有形的存在如同泡沫短暫易逝,也好比沙粒般細小,但儘管如此作者也講到,我們的心和萬物之心相連,是沙也是沙漠,是泡沫也宛如河川,消滅的是肉體而非心靈。心靈可以感受美和真理,創作出永恆的文字、詩歌和藝術,來表達悲傷、快樂和智慧。


關於愛情,紀伯倫強調不是佔有彼此,而是擁有共同的事物,不猜忌懷疑,重要的是要一起成長。關於友誼以及和他人的相處之道,是真誠相待,尋求理解,慷慨付出,少說多做。人是和其他人一起活著的,互助,不隨意批判,保持善良,不要傷害別人,要懂得原諒和放下仇恨。


*附上幾首書中的短詩


#1

我永遠在海岸上行走,

就在那沙與沫之間,

高漲潮水將抹去我的足跡,

海風也將吹散泡沫,

唯獨海與岸留存𠉵立,

直到永遠。


#3

昨日我以為我是一塊碎片,

在生命的穹蒼裡,不帶韻律地震顫。

今日我卻知曉,我即是那片穹蒼,

生命則如斑斑碎片,在我心底充滿節奏地流竄。


#4

他們清醒著對我說,

「你和你居住的世界,

不過是無垠海洋的無垠岸上,那一小粒沙。」

我在夢境裡告訴他們:

「我即是那片無垠海洋,

所有世界全是我岸上的顆顆細沙。」


#6

想到上帝,我們第一個念頭是天使。

形容上帝,我們第一個說法是人。


#21

我曾七度鄙視我的靈魂:

第一回,我看著她明可展翅高飛,卻不禁軟弱。

第二回,我看著她尚未瘸腿,就先跛行。

第三回,在難與易之間,她選擇了易。

第四回,她犯了錯,卻安慰自己人人皆犯錯.

第五回,她因軟弱而壓抑,卻說耐性是種力量.

第六回,她鄙視臉容的醜陋,殊不知那也是她的一張面具。

第七回,她哼唱讚美歌,卻以為那就是美德。


#22

我對絕對的真相一無所知。

然而面對無知,我卻謙遜,

這就是我的榮耀與報酬。


#29

我們的頭腦猶如海綿;我們的心靈宛若河川。

我們大都選擇吸收而不願奔流,豈不怪哉?


#34

一個人真實的面貌不是他讓你看見的一面,

而是他無法讓你看見的那一面。

若想認識真正的他,就切勿聽他說了什麼,

而是注意他沒說出口的。


#37

人們讚揚我聒噪的錯誤,

卻譴責我沉默的美德,

此時寂寞油然而生。


#55

服侍你的人對你恩重如山。

對他奉獻你的真心,或者換你服侍他。


#86

靈魂與身體不會作繭自縛,

只有靈魂沉睡,身體走調的人,

內心才有掙扎。


#95

每個男人都愛著兩個女人;一個是他

的夢中情人,另一個尚未誕生。


#97

不會隨著每日昇華的愛,

最後變成一種習慣,最終成為奴役。


#112

你不能過食,那半條麵包是別人的,

此外也該留點麵包給意想不到的客人。


#123

詭計偶爾奏效,卻必自尋死路。


#137

背後有人追逐,你才會健步如飛。


#164

別人嘲笑你,你可以同情他;你嘲笑他人,卻可能無法原諒自己。

別人傷害你,你可以忘卻傷害;你傷害他人,卻將永遠無法釋懷。

其實他們就是你最纖細敏感的自我,只是換了一句軀體。


#170

我不販賣我的時光換取黃金,他們認為我是瘋子;

而他們認為我的時光可販售,我認為他們是瘋子。


#175

若不知曉,就切勿對人妄下評斷,

你知道的是那麼有限啊。


#182

讚頌螞蟻的庸碌,卻輕貶蚱蜢的歌聲,

眼界多麼狹隘啊。


#249

聰明的人認為我聰明,愚鈍的人覺得我愚鈍。

我想這兩者都沒說錯。


#288

你可能會淡忘跟你一起笑的人,

卻永遠忘不了跟你一起哭的人。


*相關閱讀:《先知》-紀伯倫

...

相關文章